精品家兔实验性肺水肿一水肿的发生机制二肺水肿的概念及机制课件.pptVIP

精品家兔实验性肺水肿一水肿的发生机制二肺水肿的概念及机制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家兔实验性肺水肿一水肿的发生机制二肺水肿的概念及机制课件

* *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 一.水肿的发生机制 二.肺水肿的概念及机制 三.家兔实验性肺水肿实验内容 一.水肿的发生机制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示意图 小动脉 小静脉 血浆胶体渗透压25mmHg 组织间静水压 -10mmHg 组织间胶渗压 10mmHg 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有效流体静压-有效胶体渗透压 =(平均毛细血管流体静压-组织间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间胶渗压) = (20mmHg –(-10mmHg))-(25mmHg-15mmHg) =20mmHg 淋巴管 Pcap 20mmHg 1. 毛细血管内压↑ 2. 血浆胶体渗透压↓ 3. 微血管壁通透性↑ 4. 淋巴回流受阻 组织液生成过多 球—管失平衡基本形式示意图 HO2 Na 球-管平衡 球 - 管失平衡 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肾小球滤过率 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 肾小球滤过分数(filtration fraction,FF) 心房肽分泌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 醛固酮分泌 抗利尿激素分泌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概念和发生机制 过多液体在肺组织间隙与肺泡内的积聚,称为肺水肿(pulmonary edema)。 间质性水肿(interstitial edema), 肺泡水肿(alveolar edema)。 肺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肺淋巴回流障碍 肺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 肺水肿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 口唇发绀 阵发性咳嗽 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心率、脉搏加快 听诊可闻及两肺布满湿性罗音 X线透视可见两肺门呈蝴蝶状大片阴影 二.肺水肿的概念及机制 过多液体在肺组织间隙与肺泡内的积聚,称为肺水肿(pulmonary edema)。 间质性水肿(interstitial edema), 肺泡水肿(alveolar edema)。 (一)发生机制 1. 肺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为主导致的肺水肿 2.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为主导致的肺水肿 3. 肺水肿的辅助发生因素 (1)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2) 肺淋巴回流障碍 (二) 临床特点 肺水肿的典型特点为呼吸困难 三.家兔实验性肺水肿 [实验目的] (1)复制实验性肺水肿。 (2)观察肺水肿的表现并探讨其有关的发病机理。 [实验动物、药品与器材] 家兔 肾上腺素(1:l000)、生理盐水、1%普鲁卡因、气管插管、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计算机、呼吸流量计等。静脉导管和静脉输液装置,颈部小手术器械,婴儿秤,天平,听诊器,兔固定台(兔台),1mi、2ml注射器各2具,丝线,纱布,滤纸,烧杯等. [观察指标] 呼吸、肺部罗音、气管流出物、肺系数、肺大体改变. [实验步骤] 本实验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中对两组进行交叉对比观察。 实验组 (1)家兔称重、仰卧固定、颈前部备皮、局麻 分离气管和一侧颈外静脉 气管插管——连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 颈外静脉插管——连接输液装置 (2)描记正常呼吸,听诊 快速大量输液(输入量100-150ml/kg,150~180滴/min) 去甲肾上腺素0.5mg/kg (3)输药液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以下情况: ①呼吸曲线、呼吸、口唇的变化 ②肺部罗音 ③气管插管口有否粉红色泡沫样液体溢出。 必要时10min后第2次去甲肾上腺素第2次用药 (4) 发生肺水肿后,开胸、取肺 称肺重量、计算肺系数; 肺系数=肺重量(克)/体重(千克) (正常肺系数约为4~5) 对比观察肺大体改变 对照组 除不使用肾上腺素外,其余实验步骤和条件与实验组相同。 [注意事项] (1)忌用实验前已有明显肺部异常征象(罗音、喘息、气促等)的动物,否则影响结果的可靠性。 (2)应控制输液速度,不要太快,以150~180滴/min为宜。 (3)在第1次使用肾上腺素后肺水肿征象不明显者,可重复使用,两次输药间隔10min-15min,不宜过频。 (4) 剖取肺脏时,操作要小心,防止肺表面损伤引起水肿液外流,影响肺系数的准确性。 思考题: 1.水肿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2.肺水肿的发生机制是什么,本实验中涉及 到肺水肿发生机制的哪些方面? 3.实验组加入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是什么? 4.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否都可发生肺水肿,为 什么?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