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贵州探索.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庭农场贵州探索

家庭农场贵州探索   编者按:贵州是否已经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农场?或许还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但作为种、养殖大户的“升级版”,以下几位职业农民表现出了这些共同的特点,或能给予我们启示:有一定文化,善于学习;懂经营,会管理;依托自然禀赋和各种有利政策,在市场沉浮中逐渐专业化和规模化。   【案例一】夏祖全的“世外桃源”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唐寅的《桃花庵歌》描述了一种令人憧憬的生活。对于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水塘村村民夏祖全来说,这不是憧憬,而是他的现实生活。   41岁的夏祖全,世代生活在水塘村,依靠家里的十几亩田地为生。他种过粮食、蔬菜,只能勉强让一家人吃饱;他试过建材加工,还拿出几亩地来栽种杨梅,却都没有成功。   这种窘迫的状况,一直持续到2006年。这一年,在乡政府和村委会的帮助下,夏祖全拿出六亩田地种下了第一批桃树。“种桃树的前两年是没有收成的,家里就靠种红薯和花生来维持生计。”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他有些感慨,“那时候连肥料都买不起,我和妻子就到贵阳市去挑粪。”   幸运的是,由于参加了种植技术培训,他的桃树种植进展顺利。收成的第一年,夏祖全赚了3000元,第二年收入就达到了10000元。“种了桃树之后才知道,赚钱这么容易!赚了10000元,我真是高兴得不行,那种收获的感觉,现在也忘不掉!”   尝到了甜头,夏祖全逐渐扩大种植桃树的面积。2000年以后,他家十几亩地已经变成了一片桃园,家里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2008年,他将自家的三层小楼修建成了农家餐馆,开始经营农家乐。就这样,他逐步将聊以糊口的田地,打造成了集果树种植与农家乐服务为一体的家庭农场。   春天,满山的桃花令人心醉,吸引许多市民来赏花游玩;夏天,桃树枝繁叶茂,桃园成为游客们避暑消夏的好去处;秋天,甜美的桃子令人垂涎欲滴,运到乡里的批发市场后,很快就被客商抢购一空;冬天,自家圈养的土猪肉鲜味美,专程来吃杀猪菜的人络绎不绝……不知不觉中,夏祖全的家庭农场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富了自己,也方便了他人。   这种经营模式,是夏祖全??心琢磨的成果。从种下第一批桃树起,他就开始参加专业培训,不断总结种植经验。“在专家指导的基础上,我摸索出多主枝种植的方法,这样又能保证质量,也不耽误产量。”穿梭在桃树间,夏祖全顺手掏出剪刀修剪枝叶,每棵桃树的生长状况都熟稔于心。农场里的桃树都按照标准化种植,机械化施肥,除虫和修剪则由人工完成。为了提升桃子的品质,每到春末夏初,他还要疏果,只留下长势较好的小部分果实,“这样桃子才具有商品性,能卖出好价钱。”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验,夏祖全已经成为桃树种植的技术能手,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种植方法。事实证明,这一套方法行之有效,夏家种出的桃子品质更好,价格也略高于市场价。   可是,夏祖全并未满足,他要把自己家的田地打造成一片又赚钱又宜居的乐土。于是,他参加了农贸、经营、管理的培训,还参加了“贵州乡土人才高级培训班”,到省外参观取经,学习到了环境设计方面的知识。回家之后,夏祖全将前院种满了桃树,树下安插了几张石桌椅,将土路铺上了地砖,还安装了照明设施和防虫设备。这些贴心的设计,让游客们能更舒适地观赏娱乐,也让农家乐的生意更加火爆。   在人力资源方面,家庭农场实行的是“内部分工制”,“员工”都是自家人:妻子负责餐饮,儿子负责摘桃包装,父母负责煮饭,夏祖全则是“总经理”,负责接待客人和统筹工作。忙不过来的时候,夏家就雇请村民帮忙打理桃园,花费不多,却大大提升了农场的运行效率。   如今,十几亩桃树、几片菜地、三层小楼、景观前庭和配套设施,构成了夏祖全的“桃香居”——销售艳红桃、皖白桃,每年收入不低于十万元;经营农家乐,每年接待2000多人,也能有十余万的进账。相比于那些做建材、运输等产业的村民,夏祖全家的经济情况毫不逊色。他们的家庭农场,以农业为根,以服务业为翼,走出了一条发家致富的新路子。   家里过上了好日子,家庭农场也有了一定的规模,夏祖全开始琢磨着发展新产业。“前一阵投入几万元,种下了100多株桂花树,跟桃树套种在一起,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也发展了绿化植物种植这项新业务。再过几年,桂花树就能创造很高的产值,我的桃香居也有了新的看点。”站在桃园中,夏祖全的脸上满是幸福:“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日子,就像生活在‘世外桃源’!”   【案例二】   莫贵新的香猪农园   宰便镇,距离黔东南州从江县城大约100公里。这是个拥有14000人口的乡镇,在不通公路的年代,人们去从江县城,要带着干粮翻山越岭走两三天。   在群山环抱之中,宰便百姓依水而居。磅礴秀丽的月亮山,源源不断地为世居于此的百姓提供着生存资源;蜿蜒清澈的宰便河,绕镇而过,夏天,吃过晚饭,人们相约下河泡澡,是“最幸福的事情”。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