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汉字学简史ppt模版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言文化汉字学简史ppt模版课件

本讲要点 一、汉字学 二、汉字学的范围 三、汉字学简史 一、汉字学 1、汉字学的定义 汉字学:是以汉字为研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汉字的形和形与音、义的关系。 2、汉字学的名称 然而“汉字学”这个名称,过去是没有的。 传统观念,“文字”就是“汉字”,因此,“文字学”就是“汉字学” 。 然而,“文字学”这个名称,在古代也是没有的。 古代的文字学,即传统的文字学,是古代研究汉字的学问,我们习惯上叫“小学”。 唐兰: 虽然“中国人对文字的研究,远在纪元前几个世纪已经开始”,但两千多年来却只是延用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名称——小学。 一直到清末民初,即1906年,章太炎(炳麟)认为“小学”之名不确切,故在《国粹学报》2卷12、13期《论语言文字之学》一文中建议把它改为“语言文字之学”。 之后在很长的时间里,就不用“小学”这个名称了。 清代末年,西学东渐,最早由日本人在每门学科后面加“学”字。 1912年,我们也在“文字”后加了一个“学”字,成为“文字学”。 唐兰先生就曾使用过“中国文字学”这个名称。严格地讲也欠贴切。 因为中国文字并不仅仅是汉字,此外还有藏文、蒙古文、维吾尔文、纳西文、苗文等二十余种少数民族文字。 因此,这门学科准确地应称为“汉语文字学(汉字学)”。 二、汉字学的范围 “文字学”这个名称,虽然在我国出现是在1912年。 然而研究汉字的学问,传统的文字学(小学),从汉代算起,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字学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汉字字典,它成书于公元100年,发表于公元121年。 它的出现标志着汉语文字学的正式创立。 “传统文字学(小学)”就是以研究《说文》为主,包括训诂、音韵、文字的全部学问。 然而,“小学”是为解经服务,隶属于“经学”的。 清·戴震:“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辞也,所以成辞者字也。必由其字以通其辞,由辞以通其道,乃可得之。” 清·朱骏声《进说文通训定声表》也讲:“读书贵先识字,识字然后能通经,通经然后能致用。” 他又说:“若不明六书,则字无由识;不知古韵,则六书亦无由通。” 因此,汉语文字学的范围,就应该是从“小学”发展到具有现代意义的“汉语文字学”这么一个时间跨度里的全部内容。 1、小学 “小学”,本指小学校,我国从西周时起就设有小学,它是贵族子弟学习的学宫。 《周礼·春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学习小学,必须先学文字,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 目录学是有关图书分类,即学问分类的。 我国第一部目录学专著是西汉·刘歆的《七略》,原书虽已亡佚,但其内容可以从东汉·班固根据《七略》所撰的《汉书·艺文志》中窥其大略。 该书分图书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六大类。 其中“六艺略”相当于后来四部图书分类法中的“经部”,它又分为“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小学”计九种。 而其“小学”之属著录有关文字学图书有《仓颉》、《凡将》、《急就》、《元尚》、《训纂》、《别字》、《苍颉传》、《扬雄苍颉训纂》、《杜林苍颉训纂》、《杜林苍颉故》共计十家四十五篇。 从《汉书·艺文志》所录来看,“小学”就只包含供小孩子用的字书。 至唐·长孙无忌等人撰《隋书·经籍志》,“经部”中的“小学”类不仅包含字书,还包含《声韵》、《声类》等音韵之书。 至北宋的宋祁、欧阳修重修的《新唐书·艺文志》,始将“诂训类”并入“小学类”之中。自此所谓“小学”的涵义已扩大到文字、音韵、训诂、书法四个方面。 清·乾隆时所编《四库全书总目》则在“经部”下的“小学类”里面分为“训诂”“字书”“韵书”三小类(书法著作另属他类)。 通过以上“小学”内涵的变化可以看出: 传统上,“小学”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总是放在“经部”,是经学的附庸。 而经学的研究对象是经典“十三经”,是书面语言,而不是活生生的口语。 因此,按现在的划分,“小学”是属于语文学范围,而不属于语言学。 语文学注重的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书面语言,不是口语。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盖文字者,经义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 可见,他撰《说文解字》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解释经典。 传统汉语文字学(小学),重在研究汉字的起源、书体、六书结构、形音义关系、文献用字等现象,主要是为着认识汉字的历史和增强古籍阅读能力服务的。 2、传统文字学转型到现代意义的汉字学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研究文字的情况有了改变。转型的条件有两个: 第一个条件:古文字研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