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生态功能区划(文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生态功能区划(文字).doc

二○○○四年十月 目 录 目 录 II 前 言 1 1 区划的目标、指导思想与原则 3 1.1生态区划的目标 3 1.2生态区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3 1.3生态功能区划的工作流程 4 2 山东省概况 5 2.1 自然环境基本特征 5 2.1.1 地理位置 5 2.1.2地质地貌 5 2.1.3河流水系 6 2.1.4气候 7 2.1.5土壤类型 7 2.1.6植被类型 8 2.2 经济社会概况 9 3 重要人类活动影响评价 11 3.1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动态变化 11 3.1.1土地利用现状 11 3.1.2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13 3.2 城市化发展 13 3.2.1 1990 年以来山东省城市化的特点 14 3.2.2 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7 3.2.3 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的对策 20 4 环境质量现状 22 4.1水环境 23 4.1.1基本状况 23 4.1.2主要水系 23 1黄河流域 23 2淮河流域 23 3海河流域 23 4小清河流域 23 5湖泊、水库与饮用水水源地 24 6近岸海域环境 24 4.2城市空气环境 24 4.2.1基本状况 24 4.2.2酸雨 25 4.3生态保护与建设 25 5生态环境现状评价 26 5.1水土流失现状与动态变化 26 5.1.1水土流失区域差异明显,且以中、强度水力侵蚀为主 26 5.1.2 水土流失面积明显减少 28 5.2土地盐渍化现状与动态变化 28 5.2.1盐渍化土分布相对集中,轻度和极重度盐渍土面积最大 29 5.2.2 盐渍化土地面积总体上不断扩大,局部地区有所减少 30 5.3土地沙化现状与动态变化分析 30 5.3.1 土地沙化区域分布相对集中 30 5.3.2土地沙化总体上发展缓慢,局部地区有所改善 31 5.4植被状况及其动态变化 31 5.4.1 森林覆盖率较低,地区之间差异显著 32 5.4.2 林种构成相对单一,林分面积下降 32 5.4.3 林业用地面积基本保持稳定,经济林面积大幅增加 33 5.4.4林龄结构中以幼、中龄林居多 34 5.4.5 林木蓄积总量少,人工林蓄积量远大于天然林蓄积量 34 5.4.6 林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林呈现区域化规模种植 35 5.4.7 林业灾害情况 35 5.5水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变化 36 5.5.1地表水资源利用现状 36 5.5.2地表水资源利用及其变化分析 38 5.5.3地表水资源污染现状及其变化 40 5.5.4 地下水资源现状及其变化分析 43 5.5.5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变化分析 44 5.5.6地下水资源开发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 45 5.6湿地生态环境 50 5.6.1湿地面积区域分布差异较大 50 5.6.2湿地总面积减少,人工湿地面积增加 52 5.7海岸带生态环境 53 5.7.1海岸线现状及其变化 53 5.7.2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及其变化 54 5.7.3海涂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变化 56 5.7.4海产养殖及其动态变化 58 5.7.5赤潮及重大溢油事故发生状况 61 5.8生物多样性保护 63 5.8.1生物多样性现状与总体评价 63 5.8.2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物种保护 65 5.8.3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66 5.8.4森林公园建设与管理 67 5.8.5风景名胜区建设与管理 68 5.8.6外来物种入侵 68 5.8.7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70 5.9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与生态重建 70 5.9.1矿产资源的开发现状 70 5.9.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生态破坏 71 5.10农村生态环境 75 5.10.1农药使用及污染情况 75 5.10.2化肥使用及污染情况 76 5.10.3农膜使用及污染情况 78 5.10.4秸秆利用、畜禽养殖及农村能源结构 78 5.10.5畜禽养殖及环境污染状况 80 6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83 6.1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83 6.1.1 山东省山丘区土壤侵蚀模型选择与分级标准 84 6.1.2 土壤侵蚀模型的实现 84 6.1.3 土壤侵蚀敏感性格局 87 6.1.4土壤侵蚀敏感性与现状比较 88 6.1.5 结论 89 6.2土地沙漠化敏感性评价 89 6.2.1 评价方法 89 6.2.3 土地沙化敏感性分布格局 93 6.2.4土地沙化敏感性与现状比较 94 6.2.5结论 94 6.3土壤盐渍化敏感性评价 95 6.3.1土壤盐渍化程度评价方法 95 6.3.2 盐渍化敏感区分布格局 96 6.3.3 盐渍化敏感性与现状比较 96 6.3.4 结论 96 6.4酸雨敏感性评价 96 6.4.1酸雨敏感性评价方法 96 6.4.2酸雨敏感区分布格局 98 6.5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 98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