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认识及预防登革热课件
何謂登革熱? 登革熱﹝斷骨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病原體:登革熱病毒 (依其抗原性可分1、2、3、4型) 全球每年約有一千萬宗登革熱個案 常見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域 近年登革熱轉趨活躍,影響全球各地 本港情況(一) 2000年有11宗 2001年有17宗 2002年9月發現首宗本地感染個案 本港情況(二) 衞生署聯同政府其他部門正密切監察登革熱在本港蔓延的情況,並已作出迅速的預防及控制措施。 傳播媒介 白紋伊蚊 登革熱病媒 埃及伊蚊 香港從來未有發現埃及伊蚊 白紋伊蚊 白紋伊蚊在香港是非常普遍的 病媒蚊的生活史分為卵、幼蟲、 蛹、成蟲等四期 白紋伊蚊的生活習性(一) 大多數在屋外或野外陰暗處流連,但亦會在戶內活動 主要在積水中滋生 飛行距離:少於100米 白紋伊蚊的生活習性(二) 雌蚊嗜吸人血 吸血高峰在日落前兩小時(約為 下午五、六時),次高峰在早上 八、九時 吸血地點:主要室外 登革熱的傳染途徑 當人被帶病毒蚊子咬後,病毒會從蚊子之唾液進入人體血液而感染 如果病者在剛發燒前至退燒期內(大約六至七日)被蚊叮,病毒就有可能傳給蚊子繼而傳播開去 與患者接觸是不會被傳染的 傳播途徑 潛伏期:3至14日常見為4至7日 典型登革熱的症狀(一) 發熱:持續3~5天 嚴重頭痛 疼痛:在首24小時內,四肢酸痛、 關節痛、肌肉痛、背痛、後眼窩痛 典型登革熱的症狀(二) 出疹:發病後第3或第4日,出現紅疹, 先發生在胸部、軀幹再擴散至四肢及臉 部,有時會引起全身發癢 噁心嘔吐 牙肉和鼻孔出血 病後有可能出現極度疲倦及抑鬱症狀, 偶然病者會惡化至登革出血熱,並進一步出血 、休克,及引至死亡。 治療方法 登革熱的個人防護 現時並沒有一種有效疫苗來預防登革熱 。因此,最佳的預防方法就是避免給蚊 子叮咬,有關預防蚊咬的措施如下: 避免在斑蚊出沒頻繁時段到戶外公共場 所之樹蔭、草叢、涼亭等陰暗處逗留 控制登革熱散播 蚊患的預防 蚊患的預防 蚊患的預防 蚊患的預防 蚊患的預防 白紋伊蚊有機會滋生的地方(一) 白紋伊蚊有機會滋生的地方(二) 天然容器: 竹筒、樹洞、葉軸等 蚊患的預防 蚊患的預防 蚊患的預防 蚊患的預防 蚊患的預防 蚊患的預防 蚊患的預防 蚊患的預防 蚊患的預防 蚊患的預防 蚊患的預防 校園是健康教育推廣的理想地方 對象:教職員、學生及家長 增加大家對蚊蟲傳播疾病的認識 提高對預防登革熱的意識及評估其風險 鼓勵全校積極參與預防蚊患 消滅蚊蟲滋生黑點 校園蚊蟲滋生黑點大搜索 花園/園藝角/花盆盛水碟/水栽植物 小賣部 垃圾站 溝渠 洗手間 水箱/貯水池 實行滅蚊措施:- 如有需要,請聯絡食環署熱線2868 0000 擬訂計劃、安排人手、巡查範圍、時間及紀錄 健康教育資源 生署 展板、單張 健康教育熱線 2833 0111 網頁:.hk/healthzone 食物環境生署 網頁:.hk/fehd 預防蚊患定期檢查表(一) 有否妥善棄置可積水的器皿雜物? (例如將空罐、發泡膠盒、杯、水樽、汽水罐等放進有蓋的垃圾桶內) 有否蓋好貯水容器? 預防蚊患定期檢查表(二) 溝渠有否暢通? 有否定期清洗積水容器? (例如花樽、花盆碟、冷氣機盛水器、水缸、貯水池等) 有否填平凹陷的地面以防積水? 立即請教醫生 懷疑自己感染登革熱時最要緊是 請教醫生 其它查詢 生署中央教育組熱線:2833 0111 食物環境生署熱線(有關蚊蟲滋生): 2868 0000 “齊心協力除積水 杜絕蚊患保健康 花瓶和水養植物須勤換水,每星期最少一次,勿讓盆底及盛水碟積水。 適當處理家居垃圾及廢物 ,防止水積在其中。 用幼沙或英泥填塞棚架竹孔。 為防蚊蟲滋生,每星 期將洞穴、窪地及坑 道的積水最少抽乾一 次,把積水經過適當 處理後排放到雨水渠 。 如發現滋生蚊蟲的 積水,應盡快將積 水清除。若有需要 ,適當地施用對環 境安全的除害劑, 如滅蚊油等。 經常巡視建築地盤, 清除積水的器皿雜物。 如:空罐、車胎等。 可於種植用的池塘, 水缸或大型容器中用 生物防治的方法,如 飼養魚類,吃掉蚊的 幼蟲。 外遊回港後一個月內生 病,尤其是發熱 曾被蚊叮,及後出現登 革熱的病徵 * 何謂登革熱? 傳染途徑 症狀及治療 預防方法 登革熱 全球情況 登革熱出現區域 登革熱2001 全屬外地感染 蚊患警號已亮起, 滅蚊行動刻不容緩 患病者 健康人士 帶病毒蚊 類別 典型 登革熱 出血性 登革熱 現時並沒有特別的藥物可有效地對付登革熱。醫院可以提供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