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食养与药膳 食疗与药膳营养师课件
中医食养与药膳 天津中医药大学 王 彭 2013.8.10. 课程安排 第一节、中医食物养生原理 第二节、食物养生作用及其原理 第三节、具有养生作用的中药 第四节、常用食养膳食 第五节、服饵养生法 第一节、中医食物养生的基本原理 一、基本概念: 中医食物养生是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选择具有针对性养生及治疗作用的食物或药物与食物配伍制成的药膳,合理地调配膳食,促进人体健康或促使患者康复的一种养生及治疗方法。 二、食物的性:温、热、寒、凉、平 食物的食疗养生作用可因其性、味属性及归经的不同而功效各异。 食物的性(气)是指:寒、凉、平、温、热性。 寒、凉性食物有清热除烦的作用。 温、热性食物可以助阳御寒。 平性食物四季皆宜食用。 食物的归经是指:食物进入人体以后分别归属的部位,即五脏六腑。 酸涩食物具有坚阴固精、濡筋柔肝的作用,苦味者可以泻热坚阴、燥湿降逆,辛味食物能够发散及调理气血,咸味食物具有补肾填髓、软坚泻下的作用,甘淡食物可以滋补健脾。 五、中医养生学的两大特点: 1.整体观念: (1)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肝、夏-心、长夏-脾、秋-肺、冬-肾 (2)人体内部是一个整体 阴阳平衡 五行协调 2.辨识体质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不同的体质,采用相应的养生方法和措施,纠正其体质上之偏,达到防病延年的目的,就叫体质养生。 六、药膳应用实施的特点: 三因制宜: 因人而宜 因地而宜 因时而宜 如妊娠或产后一时出现阴阳偏颇,可以靠药膳调整——如黑豆鲤鱼汤。 温热食物用于冬季养生,寒凉食物多用于夏季养生——如夏季宜食绿豆、西瓜,冬季宜食羊肉、海虾等。 广东人习惯喝凉茶。 第二节、食物养生作用及原理 一、食物的养生作用: 1.补益精气的作用: 人体有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后天之精气、精血来源于食物。 偏咸者多补肾填精(如粟米),偏甘淡者多有健脾益气养血的作用,偏酸者多坚阴固精,苦、辛者补益作用较小,但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调整人体阴阳偏颇的作用: 病理情况下依靠药物,食物可配合药物起到辅助的治疗作用。但假如由于气候变化较大人体亦有阴阳偏颇,可专靠食物调整,再如生理情况,妊娠或产后一时出现阴阳偏颇,亦可专靠食物调整。 温热食物多用于秋冬,寒凉食物多用于春夏。 3.协调脏腑功能: 《素问·宣明五气论》“五味所入,酸入肝……”讲五行归属,五味各有所入,根据食性不同补益脏腑。 《素问·脏气法时论》“肝色青,宜食甘……”讲某脏气盛的情况下,根据乘侮关系、生克关系选择食物。 4.食物具有一定治疗、康复作用: 如:圆白菜汁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有效,洋葱可以降低血糖等等。 二、常用食物养生原理: 1.谷薯类 2.瓜果类 3.蔬菜类 4.肉食类 5.鳞介类 1.谷米类: 粳米: 甘,平;归脾胃经。有益气健脾,充实脾胃之功。 四季都可实用,春夏季节较好 多用于温热病人的自养。如:白虎汤、桂枝汤中都有粳米 糯米: 甘,微温;归脾胃经,兼归肺经。有益气健脾,止渴温中,缩小便之功。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消渴等慢性伤残病证的调养,及老年人的养生饮食。 秋季最好的养生食物之一 对上消的患者有一定的养生和调理作用 胎动不安可用糯米黄芪归芎汤调补 粘腻,多食抑胃 高粱米: 甘,平微寒;归脾胃、大肠经。有健脾和胃,渗湿之功。为暑夏季节良好佳品,是浮肿等脾虚湿滞者的食疗食品。其米糠炒黄红塘水冲送,对小儿消化不良,吐泻不食有效。 粟米: 咸甘,微寒;归脾胃肾经。有和脾益胃,补肾填精,清虚热之功。有较好的养生作用,老人、孕妇、产后、小儿食之佳,并可预防疰夏。 疰夏:春木盛侮土,夏火盛炼金所致肺脾两虚证 黄豆 甘平,归脾胃经。益气养脾。为常用的补益食品。久病虚羸之人、老人常用食品。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可治疗小儿疳积,对营养不良性水肿有调补作用,偏养。 黑豆: 甘,平;归脾胃经,兼入肾经。有益气健脾,益肾活血之功。 一般不吃,用于食疗的辅助作用: 利水,治水肿(黑豆、鲤鱼煎汤);调经;治疗妇女产后血虚受风之痉挛;湿痹(方剂:炒豆子酒—黑豆1斤,炒为黑紫色,投于2斤白酒中,浸1周以上,酒为紫色,5ml/日)。偏治。 绿豆: 甘,凉;归心、胃经,兼入肾经。有清热解毒,清暑利水之功。有解毒作用,对铅中毒有效,作为铅作业人员的养生食品。还可用于热毒之疮毒痈疖的辅助治疗。 暑夏季节常食之佳 赤小豆 酸平,归心、胃经,兼入肾经。健脾利水,活血排脓。用于血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