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节市农耕地退化原因及改良措施
毕节市农耕地退化原因及改良措施
摘要 毕节市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的斜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农耕地石化、地力减退、下等地多,农业生产受到极大影响。在分析农耕地土壤退化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行坡改梯、增施有机肥料、推广种植绿肥、合理轮作、改革耕作技术、客土、增施石灰、秸秆还田等改良措施。
关键词 农耕地;退化;改良措施;贵州毕节
中图分类号 S15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227-01
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云、贵、川三省交界,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处东经103°36′~106°43′、北纬26°21′~27°46′,最高海拔2 900.6 m,相对高差达2 443.6 m,幅员面积268.45万hm2,岩溶面积占总面积的62.5%,属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境内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垂直差异明显,地形破碎,土层浅薄,岩溶切割较深,地形地貌类型众多,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3.3%;气候类型多样,年均温12.8 ℃,年降水量1 000 mm左右。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农耕地活土层薄,易涝、易旱耕地多,中低产田土面积大[1-2]。
1 土地资源概况
1.1 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
据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毕节市土地总面积为268.45万hm2。其中,耕地103.40万hm2,占38.52%;园地0.84万hm2,占0.31%;林地101.04万hm2,占37.64%;牧草地8.69万hm2,占3.24%;城乡、工矿及交通用地8.65万hm2,占3.22%;水域2.55万hm2,占0.95%;其他43.28万hm2,占16.12%。
1.2 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1.2.1 土壤类型多样。毕节市的土壤类型众多,有9个土类、22个亚类、77个土属、196个土种。土壤分布以黄壤和黄棕壤为主,分别占土壤面积的38.15%、28.27%;其次是石灰土和紫色土,分别占14.79%、12.58%,水稻土仅占3.90%。
1.2.2 坡地比重大。在全区268.45万hm2土地中,5°以下的土地面积占9.75%,5°~15°的土地面积占23.96%,15°~25°的土地面积占30.67%,25°~35°的土地面积占21.71%,35°以上的土地面积占13.91%。在103.40万hm2的耕地中,5°以下的坡耕地面积占15.05%,5°~15°的坡耕地面积占32.00%,15°~25°的坡耕地面积占29.27%,25°~35°的坡耕地面积占15.80%,35°以上的坡耕地??积占7.88%(表1)。
1.2.3 人均耕地较少。1996年,毕节市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仅0.42 hm2,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土地面积(0.90 hm2)的46.67%,世界人均占有土地面积(2.76 hm2)的15.22%。宜农耕地已开垦殆尽,后备耕地小片零星且数量少[3-4]。
2 农耕地土壤退化的原因
2.1 水土流失强烈,土壤石化严重
据水土保持测定资料,1987年水土流失面积达16 830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 62.70%,年均土壤流失量6 954.55万t,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 952 t/km2,年均侵蚀厚度3.6 mm。水土流失剧烈区多是农村住户多、农耕地相对集中的地方,每降暴雨,山洪爆发,酿成水灾,山上石化,山下砂化,良田沃土面积逐年减少。近些年来,全区每年有1 300~2 000 hm2耕地及山坡地由于水土流失而石化、砂化,易旱易涝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
2.2 地力减退,下等地增多
土壤侵蚀导致土壤有机质及有效养分大量流失,耕作层逐渐变薄,土地逐渐变瘦。在全区103.40万hm2有效耕地中,上等地仅占6.45%,比20世纪50年代下降了7.54%;中等地占31.2%,比20世纪50年代下降2.31%;下等地所占比例高达62.34%,比20世纪50年代上升9.85%。全区25°以上的陡坡耕地由20世纪50年代的15%上升到23.68%;耕作层厚度不到15 cm的薄层耕地由20世纪50年代的30%左右上升到50.0%,土壤中砾石含量大于30%的砾石类耕地占总面积的12.5%,土壤pH值 3.3 测土平衡施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测土平衡施肥是指根据具体的土壤情况,增加土壤营养物质含量,毕节市土壤耕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加之投入不足,造成土壤养分缺乏,耕地质量下降,耕作土氮、磷、钾养分缺乏面积占80%以上,可采取此项措施,改善土壤肥力状况,有利于作物群体的健壮发育,提高作物产量。
3.4 合理轮作,改革耕作技术
实行养地与用地相结合,扩大养地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