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金太阳地理大联考试题命题人连云港教研室李水江苏新海.DOC

2004金太阳地理大联考试题命题人连云港教研室李水江苏新海.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4金太阳地理大联考试题命题人连云港教研室李水江苏新海

2004金太阳地理大联考试题 命题人:连云港市教研室 李水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马爱元 第I卷 一、选择题(共70分) 1-20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1-30小题为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请从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字母代号填入下面答题表中相应的位置。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题 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个国家二战后经济发展时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示意图(图1,2003年后为预测值),回答1—3题。 图1 1. 目前该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典型的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2.图2为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图上A、B、C、D四点中,所示人口年龄构成情况能够与该国1995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情况相符的是 图2 3.根据图1所示的人口变化趋势判断,今后该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A.鼓励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B.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势头 C.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D.减少劳务输出人员的数量 图3为某段纬线所经地区不同深度震源的频度示意图(P点以西为大陆,PQ为海洋,QR为岛屿,R点以东为海洋)。据图回答4—7题。 图3 4.当X地分别受震源a、震源b、震源c和震源d引发的四次地震影响时,有关该地所受破坏强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a、b震源浅,其所引发的地震震级高,对X地造成的破坏强度大 B.X地离震源a引发的地震震中最近,其受灾程度最严重 C.四次地震对X地的破坏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abcd D.四次地震震级相同时,震源a对X地的破坏性最大 5.有关该地区地震震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B.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间的生长边界 C.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间的消亡边界 D.震源排列成一条从海岭向大陆方向由浅入深的倾斜带 6.X地东临一处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该渔场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得益于 A.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在此交汇 B.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在此交汇 C.沿海大陆架海域入海河流径流量大 D.附近海区盛行上升流,冷海水上泛 7.A、B、C、D四幅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月份分配示意图中,能够反映X地气候特征的是 图4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回答8—11题。 图4 8.该地拟从a、b、c、d四地中选择一处建水库大坝,最佳坝址为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9.在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 A.地点① B.地点② C.地点③ D.地点④ 10.该地区所在商品粮基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 B.冬小麦 C.玉米 D.大豆 11.该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合理措施是 A.种植茶树、毛竹、油茶等经济林木来解决水土流失问题 B.施用石灰、增施有机肥来改良红壤肥力,提高土地生产力 C.使用清洁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绿色食品农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 D.排干沼泽地积水,将沼泽土培育成耕作土壤,以期扩大耕地面积 图5表示的是某地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用α角和β角表示,且βα。一地正午太阳高度H=90°- 当地地理纬度Φ与太阳直射点纬度δ之间的纬距,该地夏半年时纬距为两地纬度差的绝对值,冬半年时纬距为两地纬度之和)。据此回答12—13题。 图5 12.该地大致位于 A.0°——23°26ˊN之间 B.0°——23°26ˊS之间 C.66°34ˊS——90°S之间 D.23°26ˊN——66°34ˊN之间 13.若α-β=24°,则下列节日中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妇女节 B.劳动节 C.儿童节 D.元旦节 图6为1981年8月27日20时生成的热带气旋中心位置及其移动路径示意图,表1为反映该天气系统强度演变过程的中心海平面气压值和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值。据此回答14—17题。 图6 时间 8月27日20时 28日08时 28日20时 29日08时 29日20时 30日08时 30日20时 31日08时 31日20时 9月1日08时 1日 20时 2日 08时 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海平面气压(hPa) 992 990 985 980 975 970 965 955 955 950 965 980 最大风速(m/s) 20 22 25 30 32 33 35 40 40 45 35 30 表1 14.本次热带气旋最大强度出现在 A.8月2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