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生哲学课件好文档
* * 第九章 人生哲学的内在含义 一、人的结构和意义 (一)人的结构 1、灵与肉 灵魂:代表个人高贵部分。 肉体:代表个人的卑贱部分。 (1)佛教 (2)基督教 (一)人的结构 2、男与女 3、感性与知性 4、德行与神秘性 德性与知性不同,知性重分辨,而德性重实践;知性显示出其能控制感性,能够统治世界的能力,但德性则使一个人的灵性生命成长,达到完美的境地。 一、人的结构和意义 (二)人的意义 1、冲突与调节 2、竞争与互助 3、施与受 (二)人的意义 1、冲突与调节 (1)群体与群体之间,会因为利害关系的冲突而引起战争;个人与个人之间,也会因为争端而引起冲突。 (2)对自己看不顺眼,理想太高,无法突破现实,这会引起内心冲突。 (3)对于冲突,有主张调和,也有主张冲突。 (4)无论何种解释,最终都要回归到自身的生命,以及自己的生活。 (二)人的意义 2、竞争与互助 (1)在自然界: (2)在人类社会: (二)人的意义 3、施与受 (1)施比受有福 (2)犹太文明(希伯来文明)观点 (3)关于施与受的理解 二、人性与际遇 人为何要向命运挑战? 人为何会有理想? 人的命运是否只有认命、抗命两种? 人为什么会失落? (一)人性问题 1、性善说 2、性恶说 3、善恶混 4、无善无恶论 5、分析 (二)人的际遇问题 人与周围人比较,当不公平时,能否接受? 当理性与现实冲突,该何处理? 有人喜欢算命,命是什么? 孔子讲时与命自己都不能掌握,能掌握的仅仅是德,修德是为什么? 福与德是否一致? 有福得有命来享受,得“寿”,另要富裕,要“禄”,即“福禄寿”。 (二)人的际遇问题 1、命和使命 本应人人平等,但实际上人人又不平等,面对人生的不公平,有三种态度: (1)抗命 (2)认命 (3)接受事实,发挥长处 (二)人的际遇问题 2、理想与现实 人应该有理想,但不可妄想 理想不一定都能实现,当理想与现实冲突,该如何办? 对待物应如何? 如何完成理想的我? (二)人的际遇问题 3、福禄寿 人生来追求幸福,而幸福的享受又必须拥有富裕的生活条件,最后还要有命来享福。因而,福禄寿三者共同构成理想的人生。 三、人际关系与人生境界 (一)人际关系问题 人生活在群体之中,人该如何与他人相处?人该如何适应传统习惯? 人一方面有独立性,一方面有群体性,人是否应把他人当人? 希伯来《创世记》中“三大祝福” A、个人独立性的完美 B、人的群体性的完成 C、人掌管世界万物,成为“万物之灵”。 (一)人际关系问题 1、人与自己 人应慎独、反省、认识自己。 (一)人际关系问题 2、人与人 基督教观点 孟子观点 其他观点 (一)人际关系问题 3、人与物 人是万物之灵,人定胜天。 人为何要用物?人如何对待物? (二)人生境界问题 1、真 2、善 3、美 四、人生目的 人为什么要生存在世界上? 人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享福?是为了过日子? 生活是否有意义? (一)人生三大问题 1、生从何来 (1)基督教:神创造了人。 (2)进化论:人由猿猴所变。 (3)人文科学:物种进化,但人应互助合作。 (一)人生三大问题 2、死归何处 (一)人生三大问题 3、应做何事 在福德一致的观点看来,善恶报应,应存善念,行好事。 道德取向:立志做大事,立大功。但应从小事做起。 如何做好事: (二)人生三大祝福 个人的完美 群体性的完美 统御万物 第十章 正确人生观设计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意义的生命不一定幸福,幸福快乐的生活也不一定是有意义的生命。应如何设计人生? 先从内心开始,先培养心灵,使其接受生命的意义,然后在这意义上缔造幸福快乐的人生。 一、丰饶心灵的培养 1、手心向上者 2、手心向下者 二、面对挫折 1、失败在所难免,如果没有失败,就不需要奋斗。 2、并不是人人都生来都幸福,也不是凡是追求幸福的人都会快乐。追求幸福的心境及过程,才构成生命的意义。 3、当遭遇挫折,怨天尤人,不但不会化解挫折,反而加重心灵的混乱。应认识到失败乃成功之母。 伟人之所以伟大,不是他们没有遭遇挫折,而是他们战胜了挫折。 三、尊重生命—关于自杀 1、要谈生命的尊严,蝼蚁尚且贪生,人更应尊重生命。 2、我们的生存不是只为了自己,在人性的群体中,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 3、一个人自怀胎开始,一切都是接受的,人的生存过程,也都是接受的恩惠。在尚未尽义务回报之前,是不可以轻易结束自己生命的。 四、幸福的公式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逊教授提出 个人幸福=物质财货/消费欲望 1、当消费欲望不变时 2、当物质财货不变时 3、当欲望和财货都在变时 快乐三级 1、不怨天: 2、在人祸面前坦然: 3、创造幸福快乐: 三、礼乐 儒家认为,道德的生活,并非纯粹由于天然,也非纯粹由于人为;道德的生活,是由于“教”所“修”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