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网络社交活动.docVIP

浅谈当代大学生网络社交活动.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当代大学生网络社交活动

浅谈当代大学生网络社交活动   作者简介:东梦丹(1992—),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大学本科,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及教育专业。   张艺博(1993—),女,汉族,陕西渭南人,大学本科,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及教育专业。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形成了网络社交这种新型的交往方式,这种全新的交往方式使大学生社交活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深入了解网络社交活动的特点,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在网络社交活动中的存在的问题,正确认识网络社交对大学生发展产生的影响,从而归纳总结出保证大学生网络社交活动安全健康的措施,对于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网络社交;大学生;网络社交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社会正在悄然形成,也出现了网络社交这种现代社会的新型交往方式。、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研究网络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引导大学生利用网络交往的积极因素,克服其负面影响,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的重要课题。   一、网络社交的含义   网络社交中的“网络”,广义上指所有的信息网络,包括互联网、手机等通信网络;狭义上则专指“互联网”。网络社交是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产,通过互联网及其他通信网络进行的社会交往。网络社交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方式。   二、网络社交的特点   (一)虚拟性和匿名性。   互联网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了把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互动关系转变成“人—机—人”的互动关系,这使网络社交具有了明显的虚拟性。网络社交的虚拟性决定了网络社交的匿名性。人们在网络社交过程中以数字符号等化名式的网名形式作为身份标志,这样一来在人际交往中备受关注的性别、年龄、相貌、职业等特性被掩盖了,也便形成了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特有形式。   (二)平等性。   由于网络没有中心,没有直接的领导和管理结构,没有等级和特权,因此,网络交往则较少受空间、时间、气象、身份、年龄、性别、家庭和社会道德等条件的限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趋于平等,个体的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也进一步加强。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所特有的交互功能,互相交流、制造和使用各种信息资源,进行人际沟通。   (三)自主性与随意性。   网络中的每一个成员可以最大限度地参与信息的制造和传播,这就使网络成员几乎没有外在约束,而更多地具有自主性。同时,网络是基于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建立起来的,网民有权利决定自己的言行,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因此,有的人甚至会扮演多种角色,在网上与他人进行虚假的交往,从而造成网上交往极大的随意性。   三、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交往中角色的迷失。   网络交往的主角是用数字和符号在网上重构的虚拟角色,网络中交往双方都隐瞒自己的真实信息,任意扮演自己想象的角色,无须考虑现实中一些不能回避的问题。在这样的虚拟环境中,如果大学生长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角色中,回到现实生活中很容易对自己社会角色产生反感,忽视现实社会中不同角色的创造与适应,不与大学生自己的角色相适应的行为模式也颠覆了常规。   (二)网络交往的沉溺与网络成瘾。   大学生还普遍欠缺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控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正需提高。面对网络上流行的纷繁复杂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冲突把握不住正确的方向,容易导致认知和行为的偏离。对许多大学生而言,聊天、游戏是上网的首选,长时间的浏览娱乐网页和玩网游,荒废大部分宝贵的时间,必定会减少在校大学生参加其他活动的频率,减少与身边亲人、朋友之间面对面相处的机会,必然导致对现实中交往的疏远和心理距离的扩大。   (三)网络交往中的内在攻击性的强化。   网络交往是在高科技手段构建的虚拟空间实现的,不受现实社会中的法律规范、道德伦理的约束,特别是网络游戏更是忽视道德、法制而崇尚强权,沉迷于游戏中凶杀、争斗、血腥的场面和行为不自觉地带到现实生活中来。个别大学生长期处在游戏状态中不能自拔、不适当的网络交往影响身心健康,缺乏人与人之间本该的实际接触,是一种身体不在场的匿名互动,形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甚至用网络游戏的角色塑造现实的自我,将自我凌驾于他人和社会之上的思维习惯。   四、大学生健康网络交往的实现路径   (一)大力加强网络管理和立法,预防网络交往失范。   到目前为止,一种全球性的网络规范并没有形成,有的只是各地区、各组织为了网络正常运作而制订的一些协会性、行业性规范。这些规范考虑了一般道德要求在网络上的反映,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目前网络发展的基本需要,多具有普遍的“网络规范”的特征。青少年是网络社会的生力军,由于年龄特征,比较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