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医学病因08.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学病因08

第四章 病因 (Pathogenic Factor) 定义:破坏人体自身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状态而引发疾病的原因。 外因:六淫、疠气 内因:七情 不内外因:饮食、劳倦、外伤及虫兽咬伤 第一节 六淫 定义:风、寒、暑、湿、燥、火变化太过或不及,导致人体发病时即为六淫。 致病特点:外感性 季节性 地区性 相兼性 转化性 一、风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2.风性善行而数变 3.风为百病之长 二、寒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 寒性收引 三、暑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属性升散,耗气伤津 3、暑多挟湿 四 、湿 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 3、湿性粘滞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五、燥 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 六、火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 2、火易耗气伤津 3、火易生风动血 4、火易扰心神 5、火易致肿疡 第二节 疠气 概念: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因素 致病特点: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影响因素 第三节 七情 概念:喜、怒、忧、思、悲、恐、惊太过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导致人体发病。 致病特点:1 直接伤及内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 脾、忧伤肺、恐伤肾。 2 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3 影响病情变化 第四节 饮食、劳逸 饮食致病 (一)饥饱失常 1、过饥 2、过饱 3、食无定时 饮食致病 (二)饮食不洁 (三)饮食偏嗜 1、饮食的五味偏嗜 2、饮食的偏寒偏热 二 劳逸致病 (一)过劳 1 劳力过度 2 劳神过度 3 房劳过度 (二)过逸 第五节 寄生虫、外伤 寄生虫 外伤 第六节 痰饮、瘀血和结石 痰饮的形成:与肺、脾、肾及三焦关系密切 病症特点:1 痰—无处不到 2 饮—留于肠间,肠鸣沥沥有声;留于胸胁,胸胁胀满;留于胸膈,咳喘不能平卧;溢于肌肤,水肿、无汗,身痛、重浊。 二、瘀血 形成原因 1、气虚 2、气滞 3、血寒、血热 4、外伤 5、出血 瘀血的致病特点 1、疼痛 2、肿块 3、出血 4、紫绀 5、舌象 6、脉象 三、结石 结石的形成:脏虚,湿热浊邪入侵,聚积不散 结石的致病特点: 1、病位不同,病证不一 2、病程较长,时起时伏 3、以阻滞气机,以致疼痛 小 结 重点讲解六淫、七情、瘀血致病特点,需要掌握。 饮食、劳逸、结石致病特点为熟悉内容。 * * 1、气候因素 2、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 3、预防措施因素 4、社会因素 气血乏源 正气虚弱 饮食停滞 久而化热,聚湿生痰 食复 气滞血瘀 生湿酿痰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