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与“寻根文学”.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贾平凹与“寻根文学”.doc

贾平凹与“寻根文学” 贾平凹与”寻根文学” 赖一郎 (福建教育学院报刊社,福建福州350025) 摘要:贾平凹被追溯为”寻根文学”的始作俑者,然而他的创作其实溢出了”寻根文学”的框 架,1980年代前期他的创作伤痕和文化反思俱在;而1980年代后期他的创作沿着”寻根文学” 深入掘进,有着更为深广与持久的内涵,随着时间流逝,将呈现新的阐释空间. 关键词:贾平凹;寻根文学;影响;超越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 同其他文学思潮不一样的是.”‘寻根文学’似乎 是一夜之间从地平线上冒出来的”『】1】08-1~,先是1984 年底在杭州召开的以”新时期文学:回顾与预测”为题 的会议,接着是韩少功在会后发表了”寻根派宣言” —— 《文学的根》,紧接着有郑万隆的《我的根》,李杭 育的《理一理我们的根》,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和 郑史的《跨越文化的断裂带》等文章先后发表.随之而 来的,是王安忆,阿城,韩少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寻 根文学的理论倡导者和创作主将韩少功说:”‘寻根文 学’是一个先有旗号,后有创作,先有理论,后有实践 的’有意为之’的文艺流派.这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倒是 罕有的先例.”【】今天,当代文学研究者也大都认为, “寻根文学”勃兴于1985年.但与这种”一夜之间”论 调相违的是,在各种各样的文学史和研究者着作,论 文中,贾平凹几乎无一例外地和汪曾祺等更年长的作 家一起被列入”寻根文学”行列中.其理由是贾平凹发 表于1982年的《商州初录》,”也同样可以视为’寻根 派’作家已经迈出了自己的步履”[3]. 在作家这面,似乎对所谓”寻根文学(文化)”热并 不太感兴趣.当时不少杂志编辑热衷于搞所谓的策 划,四处约请当红作家开会发言,撰稿,贾平凹理所当 然被视为圈中人.1985年.蔡翔给他写了一封约稿 信:”文学与文化的关系过去所谈甚少.一直未被大家 注意.在这方面走在比较前面的,大家都认为你近年 的创作似乎有意识于此进行了探索.我们《上海文学》 理论版想借此搞一个’青年作家与文化’的专栏,阿城 已同意,我们想请你也给我们写一篇.”然而,贾平凹 却以一封书信塞责:”月初在南京的授奖会上,阿城和 何立伟约我一块到上海.说是会会你们,交谈创作上 的一些问题.我是极想去的……无奈我却因家事烦 扰,急需赶回,故巳到上海门口又转身回去了.”¨ 瑚1988年初,时任《福建文学》编辑的北村开设了”选 择:建立中华民族新文学讨论”专栏,也曾向贾平凹约 稿.贾平凹也只是写了一封短信聊以塞责嵋埘.这种不 温不火,不冷不热的态度,不无不凑热闹的意味.他 说:”书交给读者如老爷过街,我只能’回避’.”f6]序作 为一个小说家.他更崇尚用作品来说话. 如此.形成作家与文学史家的矛盾.但文学史家 似乎永远有着这样的权力.即不论作家主观意愿如 何.都可以根据自己所设定的视域的要求,从作家的 创作里找到可供诠释的题材和内容,为自己的论述 框架寻找填充物和合理性依据.而我们是否还可以 就此反思.这种文学史思路在多大程度上偏离或吻 合作家创作?贾平凹的地域文学如若不在此框架内, 又该以什么样的视角去判断他与文学思潮的问离及 其在文学史上的位置? 无疑.在”寻根思潮”尚未成”潮”之时,就将贾平 凹的创作当成了”潮头”未免牵强.从大学时期创作 伊始,他就立志以文学立世.发疯般地尝试写作,天 女散花似地投稿,屡败屡试.他尝试过诗歌创作,也 尝试过儿童文学创作……几乎除”歌德派”的”报告 文学”之外(其实在上大学之前他也曾在水库工地上 办过”战地墙报”),他无所不写,只要能发表就行.渐 渐地,发表多了,也获得全国大奖,发表欲得到充分 满足之后,他对自身的创作方向有了冷静的思考.他 觉得老做”流寇主义”是不行的,必须有自己的”根据 收稿日期:2005—12~O1 作者简介:赖一郎(1968-),男,福建漳浦人,福建教育学院编辑部主任,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2()()3级硕士 研究生. 48 赖一郎..贾平凹与il手根文学福建教育学院二0o六年第一期 赖 —— 郎 : 贾 正 凹 与’ 导 根 文 学 k一 地”[4]tt2.因此,早在”寻根文学”的口号提出来之前, 他就把自己写作的”根据地”扎在家乡商州这块土地 上,并早早地奉献出”商州初录”.从”初录”这个命名 来看.贾平凹是有信心也有决心把”商州”这个文章 做大的.果然,”初录”发表后,赢得了好评,也惹来了 非议.总之是吸引了不少的”眼球”,产生了不小的社 会效应.受到了鼓舞,贾平凹很快又推出”商州又 录”,”商州再录”,并都同样获得成功.季红真先生 说:”及至1984年.人们突然惊讶地发现,中国的人 文地理版图,几乎被作家们以各自的风格瓜分了.贾 平凹以他的《商州初录》占据了秦汉文化发祥地的陕 西……”[71其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