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噪音危害【推荐-PPT】.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噪音危害【推荐-PPT】

噪音危害 莊侑哲、孫逸民 1.聲學基本概念 1.1聲學的定義(1/2) 所謂聲學(acoustics)顧名思義就是研究聲音的科學。 聽力學(audiology)乃是運用聲學、心理聲學(psychoacoustics)及精神物理學(psychophysics)等來研究聽力(hearing)以及聽力損傷(hearing impairment)或者稱為失聽之造成原因、病理變化及治療方法等。 1.1聲學的定義(2/2) 聲波可依其波長不同而形成聲譜,共可分成三大部份:一、是可聽見音(audible sound),是指人耳可聽見的聲音頻率範圍,約在20至20000Hz之間;二、是超低頻波(infrasound),是在20Hz以下之聲波,如地震波;三、是超高音波(ultrasound),是指在20000Hz以上之聲波。 不同動物可聽見之聲音頻率範圍 1.2聲音特性之認識(1/5)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聲音總是有三個表徵量,即音量的大小、音調的高低與音色的不同。 以物理觀念來看,聲波就是一種能量的傳遞,所以可用壓力(pressure)及強度(intensity)兩種觀念來計量。 1.2聲音特性之認識(2/5) 一般波動的方式有兩種:橫波(transverse wave)及縱波(longitudinal wave),後者又稱疏密波。 聲波(sound wave)是屬於疏密波,也就是質點振動的方向和波的傳播方向平行,因此當聲波通過介質時,介質來回振動而形成有疏有密的情形,這種疏密現象又造成壓力的變化,故又稱為壓力波(pressure wave)。 1.2聲音特性之認識(3/5) 聲音的傳播是一種能量的傳遞,同時這種傳播是要有介質(media)的存在,就如空氣中的氣體分子就是一種介質,而所謂的介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是氣體。 一般而言,密度愈大的介質其傳音的速度愈快,同一物質而言,聲音傳遞速度為:固體>液體>氣體。 1.2聲音特性之認識(4/5) 聲音有五個基本元素,即振幅(amplitude)、週期(period)、波長(wavelength)、頻率(frequency),及聲音的相位(phase)。 1.2聲音特性之認識(5/5) 週期(period)是指一個質點振動往返所需要的時間,這樣往返一次叫做一個週期,其單位為秒/週(second/per cycle),而波長是指聲波經過一個完整週期的距離。頻率(frequency)是指一個單位時間內(例如,每秒),所完成之週期數,其單位為「週期/秒」( cycles/second, cps)。所以頻率是週期的反比,亦和波長成反比,一般頻率都是用赫茲(hertz, Hz)來表示。 聲音傳遞之影響因素 1.3耳朵構造與功能(1/7) 人體的聽覺能力來自聽覺系統,其構造主要分成三個部份,即外耳、中耳和內耳;其中外耳司聲音收集,中耳司聲音傳導與放大,而內耳則負責將聲音轉變為神經衝動以便經由聽覺神經傳至大腦的聽覺中樞產生聽覺。 1.3耳朵構造與功能(2/7) 1.3耳朵構造與功能(3/7) 成人的外耳道直徑約 0.6 ~ 0.8 cm,長約2.5 ~ 3.5 cm。由於耳廓與外耳道的特性(外耳道由外至內直徑略減),以及人頭與身體驅幹對聲音繞射的影響,使得在鼓膜的音壓級比在剛進入外耳道的音壓級高,且最靈敏的聲音頻率範圍約在2000 ~ 6000 Hz之間。 外耳道的擴音作用可使2500 Hz到4000 Hz之間的聲音放大二到四倍。 1.3耳朵構造與功能(4/7) 包括鼓膜與三根聽小骨。鼓膜的功能是將空氣中的振動轉換成固體振動。其中三根聽小骨的功能是藉由槓桿作用放大聲音與改變肌肉張力以保護高噪音暴露下的聽力。由鼓膜傳至鐙骨,其面積縮小約17~19倍,且由錘骨傳至鐙骨的槓桿作用,力量約增加1.3倍,因此由鼓膜傳至鐙骨的壓力增加約22~25倍,且在300~3000Hz的聲阻抗配合較佳。 1.3耳朵構造與功能(5/7) 聲波經由外耳道傳送到鼓膜,然後將能量傳遞至中耳內的三根聽小骨,同時將聲波信號放大傳遞至內耳中的液體,再經由液體將能量傳遞至內耳的聽覺細胞。因為聽覺細胞的壓電作用(piezoelectric effect),聽覺細胞產生電氣訊號而刺激神經再傳至大腦的聽覺區,因而聽到聲音。 1.3耳朵構造與功能(6/7) 所謂壓電作用,係指當一材料受到外力(壓力、拉力、扭力)作用時,會在材料表面產生電荷與電壓,這種材料我們把它稱為壓電材料,而這種作用我們把它稱為壓電作用。 由於基底膜上的聽覺細胞,由底端至尖端方向時,其長度由0.04mm漸增至0.5mm且直徑漸減,因此聽覺細胞的勁度也漸減約100倍。 1.3耳朵構造與功能(7/7) 耳蝸在捲曲時,其直徑由底端至尖端成漸減趨勢,因此聽覺細胞的質量負載也由小而

文档评论(0)

138****7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