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确及其结社研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确及其结社研讨

李确及其结社研究 中文提要 李确及其结社研究 中文提要 在天地翻覆的易代时期,许多人选择为前朝守节,成为所谓 “遗民”。这种现象 在明朝尤为突出,在面对异姓入主的残酷现实时,明遗民将内心痛愤发之于诗文,创 作出许多令人瞩目的文学作品。李确作为明遗民中的一员,与巢鸣盛、徐枋并称为“海 内三高士”,其高洁的品行为人所称赞,但目前学界还缺乏对李确的系统研究。思想 上,他秉持忠孝节义的意识,认为 “隐亦有道”。文学上,他将自我的种种悲戚欢愉 寄寓辞章,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史志著述,都体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时代风貌。根 据知人论世的原则,本文通过对李确家世生平、交游等方面的考察,来探究尚未引起 足够重视的李确诗文创作、史志著述,期以还原一位布衣遗民的本质面目。并且通过 李确的牵引,对与他志同道合的一批布衣诗人和他们所结的基层诗社给予应有的关 注。文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李确家世、家风、生平的考述。李确早年于科场奔忙,而成为乍浦建制 以来首位有科名者,其后又绝意仕进,隐居陈山。李确做出这些选择,除去乍浦一地 风教的影响,更与其家族中秉持节义、崇尚文教、适性好隐的家风熏陶有关。 第二章为李确交游考述。李确虽隐居山中,足迹甚少入城市,但交游之人并不局 限于嘉兴一地,亦有各地同人或相访于山中,或借鸿雁以神交。他们的交谊始于文字, 而终入性情,彼此之间有着人格与精神的相互熏染。本章主要根据李确交游之人的不 同身份,分别从师友、遗民与方外三个方面对其交游情况进行考述。 第三章为李确的诗文创作研究。诗歌方面,分别从李确诗歌的题材内容、艺术特 点、诗学理论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论述。散文方面,则发掘李确在其中寄寓的怀抱与思 想,并论及其散文特点。期通过对诗文的考察,理解李确之思想历程。 第四章为李确 《九山补志》研究。包括成书背景、成书情况、内容特点、影响等 方面对《九山补志》进行论述,并认为李确将自己的隐逸情志和道义精神也寄寓在《九 山补志》之内,使它成为李确书写怀抱的另一种形式。 第五章为李确结社考论。考察了李确所结的忘机吟社和幽兰吟社的人员、活动、 I 中文提要 李确及其结社研究 诗歌创作等情况,并论述了与李确志同道合的布衣诗人身上存在的 “布衣”精神,对 这一基层诗人群给予了应有的关注。 关键词:李确;明遗民;九山补志;布衣诗人;诗社 作 者:谢 静 指导教师:罗时进 教授 II ResearchonLiQueandHisSociety Abstract ResearchonLiQueandHisSociety Abstract ReplacementofdynastyisakindofimportantphenomenoninChinesefeudalsociety process onthebase ofwhichbrings aboutthe adherentof former dynasty.Thiskind of phenomenon is especially outstanding in the end of Ming dynasty. The adherents of MingDynastycreatemanyremarkableachievementsinthefieldofliteratureandart. LiQueasoneoftheadherentsofMingDynasty,isknownasthre

文档评论(0)

yxutcangf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