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材料 (农田常见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doc

培训材料 (农田常见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训材料 (农田常见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农田常见作物病虫害防治 一、小麦田: (一)小麦田病害:(防治:一拌控蚜、高控8号等) 1、小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是由于真菌引起的病害,它的病原菌是禾谷类白粉菌,受害的小麦初期在叶片形成灰色小霉点,后期变成绒絮状霉斑,小麦无法再进行光合作用,抗旱性减弱,造成小麦麦穗干瘪,受害的小麦造成减产5%10%,严重的将达到20%70%。2、 小麦锈病。小麦锈病又叫“黄疸”,多发生在小麦的叶片和叶鞘上,如果小麦早期发病,减产最多可达70%80%。3、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又叫“烂麦头”,是小麦生长中后期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小麦在抽穗扬花后期受到病菌感染,在个别小穗上发病,然后向株上下扩展,直到邻近小麦。空气干燥时病部和病部以上枯死,形成死穗,受害严重时可造成小麦减产30%50%。4、小麦纹枯病。此病是一种以土壤传播为主的真菌病害,感染纹枯病的小麦一般在叶鞘形成灰色边缘为褐色的病斑,小麦受害后根部会变黑、腐烂,是小麦后期死株的主要原因。5、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又叫小麦立枯病小麦黑脚病,也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茎秆基部及叶鞘变为黑脚症状,根部变黑腐烂,根表可见病菌着生的葡萄菌丝。到抽穗灌浆期,茎基部明显变黑腐烂,形成典型的“黑脚”症状。地老虎、蛴螬、金针虫、蝼蛄玉米螟、玉米蚜、蓟马、红蜘蛛、大垫尖翅蝗、亚洲飞蝗、宽须蚁蝗、小翅雏蝗、狭翅雏蝗、西伯利亚蝗、苜蓿夜蛾、小麦皮蓟马、赤须盲蝽、叶蝉类、粟茎跳甲、粟灰螟、甜菜夜蛾防治 播种期:以防治地下害虫及种子传播的病害为主。①实行轮作倒茬,避免连作。清洁田园,减少初侵染源。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②采用防治地下害虫。 苗期:以防治玉米蚜、蛀茎夜蛾、旋心虫、缺锌症为主。①结合间定苗拔除田间杂草,及时将杂草、病株集中烧毁,减少虫源。加强水肥管理,促进幼苗早发。②用,防治玉米蚜兼治灰飞虱。③局部发生蛀茎夜蛾、旋心虫的地块,。④用-5叶期叶面喷雾防治缺锌症,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心叶期和穗期:以防治玉米螟、粘虫、纹枯病、叶斑病为主,兼治条螟、玉米蚜、蓟马。①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②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灌浆成熟期:以防止发生青枯病、全蚀病和早衰为主。主要通过选用抗逆性强的品种,保证单株营养面积,加强田间管理,改善玉米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等农业栽培措施来防止。果树锈病、缩叶病、炭疽病、黑星病、黑痘病腐烂病桃蛀果蛾梨园主要有梨瘿蚊、梨叶瘿螨、梨木虱、蚜虫等;桃、李、梅、杏园有天牛、蚜虫、灰霉病、桑白蚧、缩叶瘿螨等;葡萄园主要有叶甲、蚜虫、粉虱等;柑桔园主要有螨类、蚜虫、潜叶甲等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