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丹溪气血痰瘀理论研2
朱丹溪气血痰瘀理论研究
引言 丹溪于中年学医,可谓大器晚成。其先学理于许学士得易理之精,后学医于罗知悌,得医道之微。习灵素而有得,学仲景而取意。承守真之学而不宥其成,谙李张之谈而自开其新。其有“阳有余阴不足”之精论、“相火论”之详说。后之学者莫不濡之也。可谓其学博其泽深矣。
有语曰:“伤寒法仲景,杂病守丹溪”盖云其功之大也。丹溪于杂病有气血痰瘀四纬,四纬之中又以气为其总纲也。用今之时语乃为:丹溪在论证杂病时,形成了“气血痰郁”之辨证体系。此体系不仅运用于气病,血病痰病郁病的临床治疗中,还作为一种辨证方法运用于其他众多杂病的论治。
第一部分:“气血痰郁”辨证体系基本理论阐发。
1.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状态
丹溪学理学,深知格物致知之理。他认为:“医者,儒者格物致知一事,养亲不可缺。”《丹溪医集》《素问·阴阳离合论》中有:“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丹溪格天地自然而有所得,故有《格致余论》之著。他在其中提出著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他说:“天,大也,为阳,而运于地之外;地居天之中为阴,天之大气举之。日实也,亦属阳,而运于月之外;月缺也,属阴,禀日之光以为明者也。”《格致余论》同时他还详参《内经》其他内容,认识到整个自然界处于一种“阳有余,阴不足”的状态。于是“阳有余阴不足”便成了天地间的一通理。“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气法成”。《素问·保命全形》的这句话让人体也具有了“阳有余阴不足”的状态,因为人于天地相应。也就是说“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状态。只有人体处于此种状态下才可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
2.“阳有余,阴不足”是“气血痰瘀”辨证体系的理论基础。
“阳有余阴不足”是天地之间大理。丹溪所有的学术思想都是在此理上建立起来的。“气血痰瘀”的辨证体系也不例外。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阴阳应象大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保命全形论》“人之所有者,血之与气”。这此精论让丹溪认识到气血在人体的重要性。他在《格致余论》中说:“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引起为血。”于是他把“阳有余阴不足”的理论具体化。于是便有“气有余,血不足”之论。这便成了气血痰瘀辨证体系的直接理论依据。
3.力倡滋阴是为保持阳有余
其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阳有余,阴不足”是天地自然之道理。同时也是人体自身之理;二,“阳化气,阴成形”、“气者生之本”有余之阳要化气有才能维持人的正常状态。但其化气不可太过;三,“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要保证阳化之气不能太过必须养其阴,才能使有余之阳不致化成有余之气;四,“相火者元气之贼也”人有君相二火,“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相火不妄动则元气不妄耗,如是则君得以明矣。相火非外来实火,非苦寒直折所能平,法存于滋阴,才能使龙潜海底,雷寄泽中;五,“善补外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二生化无穷。从此可以看出滋阴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阳有余”的状态;六,丹溪“阴难成而易耗”乃以天癸之晚至而早归而立论。其乃离辟时弊之权宜之言。“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相生与俱并无阴难成之理。
故丹溪滋阴是为了保持阳有余。在具体的病证论治中就是要保持气有余。
4.重视后天脾胃之气
丹溪受李皋之学的影响非常重视后天脾胃之气。他在《格致余论》中说:“脾具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肾肝之阳升。而成天地之交泰,是为无病认。”此强调了脾胃在气机升降中的作用。同时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只有脾胃功能正常了才能使先天元
气得后天水谷之气相助而成气有之常态。
总由上述四点,我们可以知道丹溪在杂病论治时的“气血痰郁”辨证体系是以气有余为其根本为其大纲也。
第二部分 气血痰郁辨证体系
1.“气有余”之太过则成火热之病机。丹溪承刘完素之学。提出“气有余便是火”,是对刘火热论的一种补充,同时也是他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自然界之气有余,此基本上承刘之六气皆从火化而来,在人之身主要表观为外感热病。第二 人身之气有余,主要是指人体脏腑气机而言。此是在张的脏腑辨证理论的基础上深化而来。他在《丹溪心法》中说:“凡气有余便是火,不足是气虚。”其为病主要有“诸热瞀瘛,暴瘖,冒味,躁扰狂越,骂詈惊骇。胕肿疼酸。气逆上冲,惊慄如丧神守……”《格致余论·火·附录》此主要是相火妄动之火。
2.“气有余”之不足,“血不足”之太过变生诸多血证。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后天水谷之气在先天元气的作用下花生成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气能生血。故当“气有余”不足是就会出现血虚,出血等诸多血证。
3.痰主要有两方面
一气有余之不足津液停聚而成痰。二火炼津液二成痰。
前一方面就一般情况而言。津液不能得到正常的输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00分)中国石油大学2022秋《红楼梦研究第二阶段在线作业.doc VIP
- 第7节货场平面布置及配置图.PDF VIP
- 8.1功与功率 (教学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pptx VIP
- 海浦蒙特MTCC-V2A经典系列别墅电梯控制柜用户手册-中-V1.0.pdf VIP
- 塔里木油田超深气井产出剖面解释方法研究.pdf
- 2025年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市青年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公开招聘(第二批)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安全保卫总队勤务辅警招聘7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BRCGS 包装材料(第七版)文件清单.xlsx VIP
-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pdf VIP
- 《探寻非遗漆扇之美》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