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属与脲原体属6589744.ppt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支原体属与脲原体属6589744

立克次体属和巴尔通体属 立克次体属 立克次体特征: ① 比细菌小,能通过滤器,光镜可见 ② 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有储存宿主 ③ 专性细胞内寄生(胞浆内),原核细胞微生物 ④ 二分裂繁殖 ⑤ 有两种核酸(DNA和RNA),酶系统不完整 ⑥ 多数人畜共患 ⑦ 对抗生素敏感 所致疾病:发热出疹性疾病 对人致病的:立克次体属 东方次体属 埃立克体属 柯克斯体属 立克次体分类及其致病情况见表26-1 生物学性状 大小: (0.3μm-0.6μm)×(0.8μm -2.0μm) 形态: 类似球杆菌,多形性 (球形、哑铃形、长杆状或丝状等) 染色: Giemsa染色法: 紫色或蓝色 马氏染色法(Macchiavello stain): 红色 排列: 散在于细胞浆中、核旁成堆 (斑点热立克次体在胞浆或核内) 培养: 专性细胞内(活细胞内)寄生 培养方法: 鸡胚卵黄囊内接种 组织细胞培养 动物接种 抵抗力: 热、消毒剂: 较弱(56℃,数分钟,0.5%石碳酸、 0.5%来苏,75%酒精中数分钟) 抗生素: 敏 感:氯霉素和四环素 不敏感:磺胺类 低温、干燥: 较强(-20℃或冷冻干燥半年以上) 抗原构造: 群特异性抗原,种特异性外膜抗原 外斐反应(Weil-Felix reaction):斑疹伤寒等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X菌株有共同的耐热多糖类抗原。利用这些变形杆菌菌株代替立克次体抗原,进行定量非特异凝集反应(交叉凝集反应),以检测人或动物血清中的相应抗体。协助诊断斑疹伤寒,恙虫病,滴度超过1:160有意义. 致病性 传播方式: 普氏立克次体: 头虱和体虱(肠上皮细胞) 人是唯一宿主 斑点热立克次体: 第一宿主是蜱(唾液腺) 第二宿主是啮齿类动物 致病机理 过程:侵入-小血管内皮细胞中繁殖- 破坏细胞-细胞肿胀、浸润、 堵塞血管腔形成血栓 -皮肤:斑疹 -实质器官:相应临床表现 毒性物质:内毒素 磷脂酶A 所致疾病 1.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imic typhus) 不属于人畜共患病 病原体:普氏立克次体(R.prowazekii) 媒介:人虱 宿主:人 季节:冬春季 症状:5~21d潜伏期-高热、头痛、 肌肉痛等-4~5d:皮疹- 神经、心血管和其他器官 病后免疫:持久,与地方性斑疹伤寒有 交叉免疫 2.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typhus) (鼠型斑疹伤寒) 属于人畜共患病 病原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R.typhus) 宿主:鼠为天然贮存宿主 传播方式:鼠蚤或虱-鼠间 -人-人虱-人 疾病:较轻,缓慢,持续时间短,很少 侵害中枢神经系统 病后免疫:持久,并与流行性斑疹伤寒 有交叉免疫 3.恙虫病(scrub typhus) 病原体:恙虫病东方次体 (O.tsutsuganushi) 传播:寄生于恙螨体内,可经卵传代。人若进入恙螨的孳生地,可能受感染(亦称“丛林热”) 症状:10~14d潜伏期-突然高热,被叮咬处:发红,丘疹,水疱,溃疡,周围红晕,上有黑色痂皮,称为焦痂(特征)。附近的淋巴结肿大,皮疹。治疗拖延肺炎、脑炎、DIC。 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血清学诊断 1.外斐反应 (非特异性) 诊断:立克次体和东方次体 效价在1:160以上,或病程中效价增长 2.补体结合(CF)反应 (特异性) 所用抗原:可溶性抗原(群特异抗原) 洗涤过的颗粒抗原(种特异抗原) 诊断:斑疹伤寒群、斑点热群、恙虫病、 Q热 (二)立克次体分离鉴定 动物: 小鼠(恙虫病) 雄性豚鼠(斑疹伤寒) 防治原则 1. 灭虱、灭蚤、灭鼠 2. 改进环境、个人卫生 3. 死疫苗 4. 广谱抗生素有效 巴尔通体属(Bartonella) 特点: 1.形态结构与立克次体相似 2.可以人工培养而非严格细胞内寄生 模式种:杆状巴尔通体(B.bacilliformis) 生物学性状 形状: 1.血涂片:球形、椭圆形或弓形杆状;单个或成群,偶见链状 2.组织中:内皮细胞原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