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217年秋八上物理:4.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48页,含答案)
题型三 声音的传播速度 例9 (天津月考)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听到枪声后开始计时,他记录运动员成绩为13.4 s,则该运动员实际成绩( ) A.偏大0.29 s B.偏小0.29 s C.偏大0.5 s D.偏小0.5 s 思路导图 依据事实,判断运动员的实际成绩偏大或偏小的情况 确定关于声音传播的已知量——距离 利用速度公式和声速计算声音传播的时间 B 解析:声音传播100 m所需要的时间t= ≈0.29 s,终点的计时员听到枪声后开始计时,说明计时偏晚,即实际成绩偏小0.29 s. 方法点拨:终点计时员是看到枪冒烟开始计时的,因为光的传播几乎不需要时间,而声音传播100 m则大约需要0.29 s. 题型四 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例10 (广东梅州中考)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4-1-5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 A.振动 B.静止不动 C.一直向右运动 D.一直向左运动 解析:喇叭振动时发出声音,声音经过空气传播到肥皂膜处,肥皂膜相当于鼓膜,它会产生振动,故A正确. A 图4-1-5 例11 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 m/s、1500 m/s和340 m/s.现有一段长为18 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通过计算说明.(提示: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 s) 解析:声音要分别在铁、水、空气中传播18 m到达人耳处,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铁= ≈0.003 s,t水= =0.012 s,t空气= =0.053 s,三次时间相差不到0.1 s,所以人耳是分辨不出来的,只能听到混在一起的一次声音. 答案:一次;说明见解析 知识链接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又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 s,这就是我们在普通小房间里讲话时分不清原声与回声的原因. (3)利用速度公式和它的变形公式,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可以计算声音传播的距离、时间和速度. 第四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敲响的鼓——鼓面振动,敲响的鼓是声源 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产生 内容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各类乐器 的发声 内容 (1)“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也 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可能 仍在继续传播. (2)物体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不一定能听见,如我们 慢慢挥动手臂,手臂在振动我们却听不见声音;不振动一定 不发声. (3)声源既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和气体. (4)风声是空气(气体)振动发声,打击扬琴是琴弦(固 体)振动发声,扔到水中石块发出咕咕声是水(液体)振动 发声 知 识 解 读 内容 方法技巧:研究物体发声时,由于部分声源振动不明显,所以我们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如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放纸屑观察纸盆的振动,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为转换法. 常见动物发声部位: ①青蛙——气囊;②蝉——腹部的鸣膜;③蟋蟀——翅膀的摩擦;④哺乳动物——声带;⑤鸟——鸣膜;⑥蚊子——飞翔时翅膀的振动 例1 (湖南邵阳中考)2016年“六一”文艺汇演,邵阳市资江小学两位女生表演的“古筝二人奏”震撼全场观众.悦耳动听的古筝声是由于古筝琴弦的________产生的. 解析:弹奏古筝时,拨动琴弦,琴弦振动而发声. 图4-1-1 振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探究——声音的传播途径 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 铃声(声源)→空气→玻璃→耳朵 能听到铃声 把正在响 铃的闹钟 放入一个 密封良好 的玻璃罩内 结论 途径 现象 过程 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 铃声(声源)→空气→玻璃→耳朵 铃声逐 渐变大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仔细倾听铃声的变化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真空 铃声逐 渐变小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 结论 途径 现象 过程 (1)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 声音; (2)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作介质,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知识解读 声音能够在液体中传播 铃声(声源)→空气→玻璃→水→耳朵 能听到铃声 把上一个实验中的玻璃罩做好防水措施,然后把玻璃罩放到装满水的桶里 结论 途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师大版2017年七年级上册数学:4.3《角》(18页).ppt
- 【北师大版】016年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题及答案.doc
- 【北师大版2017年七上数学: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ppt复习课件(28页).ppt
- 【北师大版】2016一年级上册:1.5《快乐的午餐》练习题及答案.doc
- 【北师大版】2016一年级上册:8《小明的一天》练习题及答案.doc
- 【北师大版】2016七上:3.4《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pptx
- 【北师大版】017年秋九上语文课件:第1单元-单元同步测试(含答案).ppt
- 【北师大版】2016年一年级上:第2单元《比较》精品学案(含答案).doc
- 【北师大版】2016年一年级上:第6单元《认识图形》精教学案(含答案).doc
- 【北师大版】2016年七年级上:第6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
- 【北师大版】中考文言文阅读5)《愚公移山》ppt复习课件.ppt
- 【北师大版】中考文言文阅读9)《小石潭记》ppt复习课件.ppt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名师导学.ppt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4.2《平行线分段成比例》课件.ppt
- 【北师大版】九年下册:1.4《解直角三角形》.ppt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7《切线长定理》.ppt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1.2《30°、4°、60°角的三角函数值》.ppt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21《二次函数》.ppt
-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3.5《确圆的条件》.ppt
- 【北师大版】八下数学:2.1《不等关系》同步练习含答案).doc
最近下载
-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4版)全套PPT课件.pptx
- 2025年,跨境电商数据合规性风险评估与合规体系建设指南报告.docx
- (2025秋新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二》PPT课件.pptx VIP
- 2024年社会工作者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JGT 366-2012-外墙保温用锚栓.pdf
- 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桌面演练脚本.docx VIP
- 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文学常识.docx VIP
- 课件mike新11hd so nam模型培训教程.pdf
- 《控制工程基础》教案.docx VIP
- Q∕GDW 11021-2013 变电站调控数据交互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