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学课件-第十二章 海洋污染与赤潮现象.pptVIP

海洋生态学课件-第十二章 海洋污染与赤潮现象.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洋生态学课件-第十二章 海洋污染与赤潮现象

第十二章 海洋污染和赤潮现象 学习目的 掌握海洋污染的特点、污染物质迁移、转化过程、海洋的自净机理和环境容量概念. 了解海洋污染的个体、种群和群落的生物学效应以及海洋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 了解赤潮现象概念及其危害、赤潮发生的原因和基本过程以及赤潮预报的理化、生物学依据,同时明确预防赤潮的基本对策。 第一节 海洋污染概述 一、海洋污染和污染物质的迁移与转化 (一)海洋污染的定义及其特点 1.污染源广 2.持续性强、危害大 3.扩散范围广 4.防治困难 海洋污染物质按其来源、性质和毒性,有多种分类方法。通常按污染物质来源分为以下几类: 1.石油及其产品(包括原油和从原油分馏出的许多产品) 2.重金属 3.农药 4.有机废物和生活污水 5.放射性物质 6.热污染 1.物理过程 2.化学过程 3.生物过程 (四)海洋的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 1.海洋自净能力 (1)物理净化 (2)化学净化 (3)生物净化 (一)海洋污染的生物学效应 1.个体生物的生物学效应 (1)生物浓缩与生物积累: (2)急性中毒与慢性中毒: 2.种群―群落的生态效应 (二)海洋污染的生物监测 1.利用指示生物进行监测 2.利用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进行监测 (三)毒性试验和残毒测定 1. 急性毒性试验: 2. 慢性毒性效应: 3.残毒测试: 第二节 赤潮现象 一、赤潮和赤潮生物 1.赤潮的定义 所谓赤潮(red tide)是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生物在一定条件下暴发性增殖面引起海水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 日本学者安达六郎(1973)根据各海区赤潮的实例统计,提出以不同生物体长的赤潮生物密度作为判断赤潮的标准(表12.1)。 2.赤潮生物类别 全世界已记录的赤潮生物有300种左右(可能个别存在同种异名),隶属于10个门类。 我国海域分布的约有127种,隶属于8个门类(国外已报道的10个门类中的细菌和绿藻赤潮生物尚未在我国发现)。 其中在我国沿海发生赤潮的赤潮生物有30多种,主要是甲藻类(15种),其次是硅藻类(7种)和蓝藻类(4种)(张水浸等 1994)。 赤潮是各种色潮的统称 单相型赤潮和双相型赤潮 3.赤潮生物的生长与分裂速度 μ =[(lgNt-lgN0)/t]/lg2 上式μ为生长速度,以每天分裂次数表示, N 0和N t分别为单位水体中藻类细胞的起始数量和经过t天后的细胞数量(cell/L)。 4.赤潮生物的垂直移动和聚集 (1)垂直移动 一般认为,白天移动到表层可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当表层营养盐被大量消耗后通过垂直移动到较深处,可有效地摄取营养物质。 (2)聚集 生物性聚集和物理性聚集 (1)赤潮生物大量繁殖,覆盖海面或附着在鱼、贝类的鳃上,造成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2)赤潮生物在生长繁殖的代谢过程和死亡细胞被微生物分解的过程中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使海水严重缺氧,鱼、贝类等海洋动物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3)有些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谢产物含有生物毒素,引起鱼、贝中毒或死亡。如链状膝沟藻(Gonyaulax catenella)产生的石房蛤毒素就是一种剧毒的神经毒素; (4)居民通过摄食中毒的鱼、贝类而产生中毒。目前已知的赤潮毒素有麻痹性贝毒、神经性贝毒和泻痢性贝毒等三大类。 (一)赤潮发生的原因 1.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内湾,引起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的现象。 2.促进赤潮生物生长的有机物 维生素B1、B12和维生素H(特别是B12)是最主要的生长促进物质,其他有机物质包括DNA、嘌呤、嘧啶、植物激素以及其他一些有机物质分解产物,也会促进赤潮生物增殖。 3.微量金属元素 诱发和促进赤潮发生的因素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非金属元素硒(Se)也有促进赤潮发生的作用。 4.温度和盐度 南方海区的赤潮多发生在春、夏之交,而北方海区的赤潮多见于7-10月,都与水温升高以及因雨季而引起的海区盐度降低相符合。 应当指出,由于发生赤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的,目前尚未完全了解清楚,需要今后继续进行更深入的现场调查研究和实验生态研究。 (二)赤潮发生的基本过程 1.起始阶段: 赤潮生物开始繁殖或胞囊大量萌发,竞争能力较强的赤潮生物可逐渐发展到一定的种群数量。 2.发展阶段 赤潮生物呈指数式增长并迅速形成赤潮,同时原先的共存种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