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改发展剖析报告.doc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改发展剖析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改发展剖析报告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 改革发展剖析报告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专业概况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是2002年我院在全国率先开招生。为了高速公路不断增加的机电系统缺乏使用与维护专门人员而开设的。经过交通厅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国家级师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省级重点专业项目的建设,形成了校园基地一体、工学情景合一的独特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已有8届。毕业生多半工作在高速公路维护公司。目前更有三个在建的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省级示范实训基地、教学中引入计算思维。 2、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的政治素,计算机网络基本操作和管理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运用、维护和管理,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操作,利用监控设备对高速公路的路况、交通流量、安全问题等进行监督和处理,交通信息管理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突显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缩小与用人单位需求的距离,为云南省及周边省份的高速公路及城市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事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学院以《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为引领,根据行业对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需求,研究分析了“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成立了以交控专业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调研组,针对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毕业生及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方案的调研。调研主要采取座谈、问卷等形式开展。项目组分别对云南省昆石高速监控中心、云南省昆安高速监控中心、云南省昆玉高速公路监控中心、云南省玉元高速公路监控中心、云南省元谋高速公路监控中心、云南省思小高速公路监控中心、云南省“云岭”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近十个相关单位进行了调研,从中获得了较为宝贵的一线资料。 2、针对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的发展需要,构建“校园基地一体,工学情境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投资1368万元,在校园内建设了一个模拟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城市快速干道智能监控系统的智能交通实训基地。该基地由监控系统(包括隧道机电系统)、收费系统、通信系统、网络维护和消防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组成,既能完成校园道路及楼宇监控、安防联动和车辆管理等任务,又能为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业提供机电系统集成、设备调试和排障的实训、教学环境,给学生在校园里创造了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校园、基地一体化。同学在校园,利用校区内的交通智能控制设备就能完成高速公路管理中心相应岗位的技能实践。根据智能交通实训基地的系统组成,学生在校内可充分认识并完成供电系统相关设备的调试和维护、监控系统相关设备的调试和维护、收费系统相关设备的调试和维护、通信系统相关设备的调试和维护、网络的维护和消防系统相关设备的调试和维护等任务。 结合建设在校园的实训基地,按照岗位核心能力需要,建立课程体系。对形成核心能力的课程依照理实一体化的原则制定课程标准和实施方案,教学过程在做与学中交替完成,从而实现工、学情景合一化。 3、“校园基地一体、工学情境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它包括:培养目标和规格;实现该目标规格的教育过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实施该过程的管理和评估制度等四个要素。培养具有政治素,计算机网络基本操作和管理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运用、维护和管理,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操作,利用监控设备对高速公路的路况、交通流量、安全问题等进行监督和处理,交通信息管理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院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而展开的。据此,本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三个层级的内容。第一层级:目标体系,规格;第二层次:内容方式体系,遵循教学内容第三层级:保障体系,等。 市场导向。高职教育是适应现代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就是以市场为导向。本模式在制订时就并把这一精神实质贯穿始终。模式的实践性。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能力、经验为主的环境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把在校学习与在岗工作有机结合,让学生工学交替,在理论知识指导下参加实践,在实践中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技术,提高技能。 紧密联系高速公路的相关企业,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安装与维护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合形成综合能力领域,构建“基于岗位的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按照其工作过程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通过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校内外实训实习中心和基地完成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完成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从而培

文档评论(0)

135****604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