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ppt课件.pptxVIP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ppt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防接种服务介绍及风险沟通技巧ppt课件

预防接种操作及风险沟通技巧重庆市CDC2017年6月.预防接种操作详解安全接种概念 定义:对疫苗应用灭菌的注射器具和规范的操作进行注射,并对使用过的注射器具进行安全处理,称为安全注射。 安全注射的三要素对受种者安全。使用安全的注射器材和适宜的注射技术;预防接种前方可打开或取出注射器材。对实施接种者安全。操作过程中避免针刺伤害;对环境安全。正确处理使用过的注射器材,避免有害的污染和伤害。安全接种“三查”是指——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证查对预防接种卡(簿)与儿童预防接种证检查疫苗、注射器外观与批号、效期“七对”是指核对——受种对象姓名 年龄疫苗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接种操作--吸取疫苗◆将安瓿尖端疫苗弹至体部;◆用砂轮割锯安瓿颈部,75%乙醇棉球消毒安瓿颈部后掰开; ◆将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下放入安瓿的液体中吸取;(◆吸取疫苗后,将注射器的针头向上,排出注射器内的气泡,直至针头上有一小滴疫苗出现为止;◆使用冻干疫苗时,用注射器抽取稀释液,沿安瓿内壁缓慢注入,轻轻摇荡,使疫苗充分溶解,避免出现泡沫。◆含有吸附剂的疫苗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匀。注意:安瓿启开后活疫苗超过半小时、灭活疫苗超过1小时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接种操作--皮肤消毒确定接种部位:接种部位要避开疤痕、炎症、硬结和皮肤病变处。如果接种部位皮肤不清洁,先进行清洗。消毒:用灭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螺旋式的由内向外消毒接种部位皮肤,涂擦直径≥5cm。消毒区不可用手触碰。注意:接种活疫苗时不能用2%碘酊消毒,局部用75%乙醇消毒时,待干后再接种。接种操作要点接种部位和途径皮内注射: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卡介苗皮下注射: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麻风、MMR、 A群流脑、A+C群流脑、钩体、乙脑和甲肝减毒活疫苗等肌内注射:上臂外侧三角肌肌肉、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百白破、白破、乙肝、脊灰灭活、甲肝灭活、出血热疫苗等口服:1)液体剂型疫苗直接将规定剂量的疫苗滴入儿童口中。BOPV划痕法:上臂外侧上部。炭疽疫苗皮内接种法适用疫苗:卡介苗。注射部位: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操作方法:家长抱紧儿童,露出儿童左胳膊;用卡介苗专用注射器吸取疫苗,排尽注射器内空气,皮肤常规消毒,待酒精干后,左手绷紧注射部位皮肤,右手以平执式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管,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度~15度角刺入皮内。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栓,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注射完毕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度角后,迅速拔出针头。勿按摩注射部位。皮下接种法 适用疫苗:麻风、MMR、 A群流脑、A+C群流脑、乙脑和甲肝减毒活疫苗等 注射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 操作方法:用1ml 注射器,吸取疫苗后,皮肤常规消毒,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柄,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40度角,快速刺入皮下,进针深度约1/2~2/3,松左手,固定针管,缓慢推注疫苗,注射完毕后用消毒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出针头。皮下注射具体演示肌内接种法 适用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肝疫苗、脊灰灭活疫苗、甲肝灭和疫苗等。 注射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 操作方法: 用相应规格注射器吸取1人份疫苗,排尽注射器内空气,皮肤常规消毒,左手将注射肌肉部位绷紧,右手持注射器,与皮肤呈90°角,将针头快速垂直刺入肌肉,进针深度约为针头的2/3,松左手,固定针管,缓慢推注疫苗,注射完毕后用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出针头,观察有无渗血或药液渗出,若有渗出,应将消毒干棉球或干棉签按压片刻。臀部肌肉接种上臂大腿肌肉注射具体演示上臂外侧, 肩峰下2-3横指处三角肌九区划分法 分区:把三角肌的长度和宽度中线都均分为三等分,使三角肌成为九个区,分别为三角肌上、中、下1/3部的前、中、后区。三角肌的上1/3部的前、中、后区为三角肌肌内注射的绝对安全区。三角肌的中1/3部的前、中区为相对安全区。三角肌的中、下1/3部的后区深面,因有桡神经通过,为三角肌注射的危险区。三角肌的下1/3部的前、中区因肌肉太薄不能作肌内注射。前界: 髂前上嵴外侧2横指到髌骨上缘中点连线后界: 股骨大转子与股骨外上髁的连线[1] [1] 吴泗龙,张一模,杜心如等.股外侧肌肉注射的应用解剖学,实用护理杂志, 1995,11(4):12~13.股动脉股静脉股神经股外侧肌股外侧肌安全接种部位要点大腿中段 1/3 前外侧[1] The Australian Immunization Handbook 9th Edition, 2008 : 52股外侧肌与上臂三角肌中部厚度比较部位皮肤与浅筋膜( cm)肌肉( cm)股外侧肌0.64 ± 0.281.29±0.18三角肌0.65±0.110.7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