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悟杨善洲-
感悟杨善洲 杨善洲,男,汉族,1927年1月生,云南施甸人。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原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XX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曾担任保山地委领导,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价值3亿元的林场,且将林场无偿上缴给国家。
杨善洲虽然是大亮山林场的义务承包人,但他并没有从林场拿钱。最初的几年里,林场只给他补贴70元伙食费,后来调到了100元。不仅不要钱,杨善洲还经常要给林场贴钱。林场在山下办了一个水里基地,招了一些临时工,碰上林场经济困难的时候,杨善洲就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来用于发工资。
23年来,他带领林场职工人工造林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左右,修建林区公路26公里,架设高压线路15公里,每年无偿为村民提供林柴,为6个自然村修通了公路,为8个自然村架通了生产生活用电,为4个行政村1万多人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村民人均产粮由原来的100公斤提高到450公斤,监近周边4个贫困村100多户贫困户开始脱贫致富。大亮山林场最显著的社会效益是解决了当地群众的人畜饮水难题。
大亮山的生态修复,使一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得到保存。现在,林场珍稀动物有黑熊、豹子、猕猴、凤头鸟、野鸡等,植物有桫椤、银杉、楠木、白杏、雪松等,山石裸露的现象消失,风调雨顺,周边居民修枝打杈就能解决烧柴问题,通过合理采收干巴菌等山珍实现增收。XX年9月至XX年5月,保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但由于大亮山的植被非常好,涵养的水源多,水量充裕,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在干旱期间仍然充足。
XX年4月,杨善洲将活立木蓄积量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
杨善洲同志60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淡泊名利、不懈追求,清贫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奋斗一辈子,成为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特别是品味他的“穷”与“富”,更让人为之动容,深受启迪。
物质是贫穷的,精神是富有的。杨善洲的“穷”是出了名的,在任期间,常年住在办公室旁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一张木桌,一张木板床,床上一个草垫子和草席;穿的总是一身发了白的灰色中山装,夏天草鞋,冬天胶鞋。“草鞋书记”、“泥腿书记”、“农民书记”、“百姓书记”真实反映了他在物质生活上与普通群众没有差别。退休后放弃在昆明生活的优越条件,义无反顾地来到条件极其恶劣大亮山,长年住油毛毡棚,冬天冷,夏天闷,碰上下雨,被窝常被淋湿。往山上运苗子和物资都是马驮人扛,在山里一走就是大半天。但杨善洲的精神是富有的、充实的、幸福的,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怀着对党的忠诚、对家乡和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把全部精力倾注山区的治理和发展,把整个身心献给了山区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忠实履行了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这就是杨善洲,不图物质享受,不计个人得失,甘愿“自讨苦吃”,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始终乐观向上,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和恪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
对已是贫穷的,对人是富有的。杨善洲对自己的“抠”是过了分的,在任期间绝不允许自己和家人占公家一丁点便宜,公私分明,界线清晰,从没吃过一顿免费的饭,从没让子女搭过一次公车,从没用公权为亲属办过一件私事,从没给亲友批过一张违背原则的条子,妻子和女儿至今还是农民。在大亮山林场,为了弥补资金不足,杨善洲常背个粪箕到村寨路上捡骡马粪猪粪,到垃圾箱里捡纸杯和碗装方便面的外壳,到大街上去捡别人吃果子后随手扔掉的果核。林场建起了砖瓦房,硬是把房子让给了新来的技术员,自己仍住在油毛毡棚里,一住就是9年,直到全部人搬进了砖瓦房。但杨善洲对群众真情付出、不计回报,常常替困难群众买粮食、购种子、送衣被,先后为灾区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捐款数十万元。杨善洲帮家乡人创造财富,自己一生却没有任何积蓄,只有一套全村最差的房子。这就是杨善洲,对自己小气,对别人大气,先人后己,大公无私,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生前是贫穷的,身后是富有的。杨善洲的“穷”是一辈子的。作为大亮山5万多亩林场的指挥长,除了拿自己退休后的一份退休金,他在林场拒绝拿一分钱工资,只接受每个月不到100元钱的生活补贴。一生没有积蓄,连给家里修补房子的钱都拿不出来。杨善洲因病去世时,身旁留下一顶草帽,一把砍刀,一支烟斗;留下一个依然需要刨土取食的家,家里有风烛残年的老伴,有每天上山种地、喂牛、打猪草的女儿女婿,有开着农用车跑运输的孙子们。但他走之前,却把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不仅留下一笔可观的绿色存款,而且留下无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