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课:西方美学基本问题1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西方美学基本问题 第一节: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线索 第二节:希腊与“优美” 第三节:中世纪与“崇高” 第四节:本雅明的回答与现代“艺术之难” 思考题: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线索1.1 西方美学历史的两种划分方法 方法一:把西方美学划分为若干阶段: 希腊罗马美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美学、17-18世纪美学、德国古典美学、19世纪和20世纪初美学、20世纪至今的美学。 方法二:分为本体论、认识论和语言论 “本体论”阶段指以“本体”或“存在”为思考中心的思想发展阶段,从古希腊早期到启蒙运动,跨越希腊、罗马和中世纪三个阶段,历时2200余年。 16世纪,西方出现了文艺复兴,标志美学进入认识论阶段,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关注焦点从世界本源移到真理获得的可能性,转移到人的认识能力,思想范式从本体论转移到“认识论”或“人性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原先在西方传统思想中居于从属地位的语言迅速崛起,代替理性,登上了哲学的王座,整个西方开始纷纷求助一种全新的叙述语言来表述世界与人生,从此开始了语言学转向, 西方美学也随之走向“语言学”阶段,西方学者也把该阶段称为“生存论”阶段。 该阶段的语言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符号,另一方面又是本体。出现了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两大主要潮流。1.2 西方美学渊源概论 结 主要有两个部分:“双希精神”、模仿说与表现论。 1.2.1 双希精神 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对西方文化发展影响最大,可以说是西方文化最重要的两个源头。 我们的世界正在希伯来精神和希腊精神两种影响之间运动。 ——阿多诺 “双希精神”可以进行如下比较: 希腊精神希伯来精神产生地区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东北部,是西方文明发源地。发源于两河流域,与苏美尔等同为东方文化的发源地。民族经历与特点是海洋文明,得到稳定发展。是农业文明,多次迁徙,经历磨难。倾向理性与科学道德与法律力量类型智力活力人的地位人是万物尺度,对人欣赏人是神创造的,对神崇拜美善关系美高于一切,美善同一善高于一切,美善不同一精神最终目的人的完满人被拯救最高观念按照事物本来面目看待事物“训诫与服从”高于一切体现形式哲学和科学发达,文学艺术繁荣,雕塑是代表艺术宗教和法律高度发达。美学范畴倾向优美的观念崇高的观念 1.2.2 模仿说 从“画龙点睛”和“皮格马利翁”效应,看“模仿”。 可以看出,不论画龙或者雕刻少女,只要神情逼真,假的可以变成真的,其实,这就涉及“模仿说”。 这在西方是一个重要的传统,在中国也不乏类似例子。 1.2.2.1关于模仿的艺术实践 赵元长,字虑善。蜀中(今四川)人。通天文,仕蜀为灵台官。亦善丹青,凡星宿纬象皆命画之。 入宋,太祖特原配文院为匠人,常备禁中之役。画驯雉于御座。会五坊人按鹰,有离鞴欲举者,上命纵之。径入殿宇以搏画雉。上惊赏久之。召入图画院为艺学。 (北齐刘杀鬼)官梁州刺史,与杨子华同时。世祖(文宣帝)俱重之。画门雀于壁间,帝见之以为生,拂之方觉 。 1.2.2.2关于模仿的哲学观点 在希腊,模仿论是极为普遍的美学观点,认为一切艺术源于模仿,认为艺术是“模仿的技艺”。 德谟克利特认为通过模仿鸟儿的鸣啭人才学会唱歌。 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标志。 模仿是《诗学》的核心概念和出发点,是其艺术理论的基础。他突破“艺术模仿自然”的观点,强调对人的模仿。 他给悲剧下的定义是“对于一个完整而有一定长度的行为的模仿”。 他认为模仿是人的天性,给人带来快感和知识。 他认为模仿有两个根源:出于人的本性和认知的快感。 柏拉图认为荷马以来的一切诗人均是模仿者。 作为“再现论”核心的“模仿说”,是现实主义反映论的蓝本,现实主义成为欧洲文学艺术史逾千年而不衰基本原则。 1.2.2.3 模仿说的基本观点 合理性: 首先,艺术技艺的评判标准是逼真与否,以假乱真是高境界。 其次,在艺术符号和实物之间,以实物为中心,模仿说的重心在于现实世界本身。 再次,欣赏中,观众带有自己的日常经验来判断作品优劣。 最后,在欣赏写实作品时,会发生认知理解向审美判断转变,真和美发生同一。 如罗中立的《父亲》。 1.2.2.4 模仿说的评论 不足之处在于:忽视艺术家的创作主动性。 莎士比亚说戏剧家的任务就是拿一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 (江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 招聘事业编制人员1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预算编制的时间安排.pptx
- T∕COSOCC 014-2024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 经营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技术规范.pdf VIP
- 《装备测试性工作通用要求GJB 2547B-2024》知识培训.pptx VIP
- 全电路欧姆定律.ppt VIP
- 王立群读《史记》之汉代风云人物——项羽 鸿门宴.doc VIP
- 小学与初中数学课程衔接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幕墙工程完整的清单报价.xls VIP
- 专题4平行线中的翻折求角度问题及角度之间的关系(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版义务教育《艺术音乐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