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电局上半年的工作总结
广电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我局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两手抓”,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较好地完成了灾后重建和各级下达的工作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突出抓重建,灾后重建项目进展顺利 一是受损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灾后重建项目全部动工建设。已完成了10处全民健身设施维修加固工程和重灾镇乡高何镇文化流动服务车采购配送。夹关镇、天台山镇、火井镇、南宝乡、道佐乡5个乡镇文化站维修加固工程已完成工程量80%,夹关镇、天台山镇、火井镇、南宝乡、道佐乡、高何镇6个乡镇文化站文化专用设施设备提档升级工程正有序实施。占地㎡的高何镇综合文化站新建工程已启动实施,预计12月30日完成;体艺健身中心主看台维修加固项目、游泳池原址重建项目正有序推进,预计9月30日完成。 二是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完成公益电影流动放映车购置项目。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项目已完成设备采购安装。正在抓紧实施乡镇固定放映点项目、广播电视站项目、农家书屋项目。应急广播系统分平台及终端建设项目已进入勘测设计阶段。 三是文化遗迹灾后恢复重建目前已完成了红军长征纪念馆展厅加固项目。永乐寺及天台山石牌坊及照壁维修工程、“4·20”灾后重建博物馆改造工程、文君井维修工程、石笋山摩崖造像灾后维修保护工程已进入施工阶段。其他项目正在抓紧进行方案及工程量清单编制等工作。 二、重点抓巩固,文化服务体系覆盖扩大 一是进一步完善市文化馆、市图书馆现有功能设施。市文化馆电子阅览室升级改造正在实施,“XX市数字图书馆”平台建设和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建设正有序推进,24个镇乡图书“一卡通”通借通还服务平台已建成。 二是继续巩固提升镇乡文化站服务水平。卧龙镇省级示范文化站提档升级改造已完成方案和工程量清单编制,正在按规定程序推进。夹关镇、固驿镇、平乐镇、南宝乡、油榨乡5个特色文化乡镇文化专用设备施设提档升级及特色文艺队伍建设正抓紧推进。 三是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响”、“户户通”、电影“人人看”和农民健身工程。11个行政村和3个新建农民集中区广播室、12个行政村(社区)固定电影放映点、20个村(社区)全民健身设施、264个行政村(社区)全民健身晨(晚)练点建设正抓紧推进,预计11月底全部建成使用。继续推进地面数字电视“村村通”建设,免费为边远山区农户发放无线数字电视机顶盒350个。完成413个广播电视自然“盲村”的直播卫星地面接收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已放映行政村公益电影1300余场,涉农社区528场。 四是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完成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申报、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企业调查、《XX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图片资料拍摄上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版成果展”邛崃非遗参展出版物收集整理上报等非遗传承保护工作。XX市夹关高跷成功申报为XX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 三、大力抓发展,重点文化产业推进加快 一是邛窑遗址公园建设步伐加快。配合国土、临邛镇等部门开展邛窑遗址核心区征地拆迁工作,预计7月底前完成。邛窑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已修改完善后报省文物局审定,1号窑包大棚保护方案已通过国家文物局评审并下达正式批复。邛窑遗址公园可研报告正在根据初审意见组织深化完善,预计近期提交成果组织评审。正在抓紧编制邛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已完成邛窑遗址建设方案编制上报、邛窑遗址公园可研评审等工作。1号窑包保护展示大棚项目设计方案已按评审意见修改完善,目前正在抓紧编制施工图。邛窑遗址总体保护工程项目已进入施工招标阶段,待征地拆迁完成后进场实施,计划工期270天。 二是加快红色文化基地建设步伐。目前,以“红色旅游、绿色休闲”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廉政文化)基地建设已完成红军长征纪念馆红色文化陈列展览布展、石刻标语碑廊、廉政碑廊建设,待验收合格后,可局部免费对外开放。 四、着力抓繁荣,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一是广泛开展城乡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了“成都文化四季风”系列文化活动2次(民俗闹春、音乐消夏);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清明、端午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4次;组织指导24个镇乡、264个村(社区)开展“百姓故事会”2次,共576场。开展了“金沙讲坛文君分讲坛讲座”、“阅读启迪心智?梦想引领未来”等公益讲座6期,开展“4?23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活动6次。组织开展了“XX市元旦健身跑”、“平乐古镇特色运动会”等全市性健身活动5次,“运动成都”全民健身活动30余次,指导村(社区)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570余次。 二是实行文化延伸服务,送文化下乡常态化。免费送师资、送培训、送电影下乡已实现常态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