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综述及建设措施new-zwl.docx

“海绵城市”理论综述及建设措施new-zwl.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绵城市”理论综述及建设措施new-zwl

PAGE \* MERGEFORMAT2“海绵城市”理论综述及建设措施丁自立 XXX 徐晨旭 朱文龙摘要:城市内涝和水资源短缺成为我国城市面临的重大安全隐患。为应对如此严峻的挑战,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思路。研究分析我国城市面临的内涝等问题,解析其出现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将有助于为我国弹性城市建设积累经验和教训,以提高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建设能力。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内涝;低影响开发Abstract:?Urban waterlogging and water shortages have become a major security risks facing our cities. In response to this challenge, we propose the idea to build sponge cities.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our cities’ issues, especially with regard to urban waterlogging, find the reason, and then we will propose the countermeasures. It will contribute to the accumulation our resilient urban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nd lessons, to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build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the city.Keywords:?Sponge?city;?urban waterlogging;?Low impact development1.引言近年来,天气正以其特有方式警示人们,城市建设和运营出现了问题(如图1)。如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城市频繁出现城市内涝、地下水枯竭、城市热岛、径流污染等问题,对城镇居民的人身安全和正常生活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1]。而且受灾城市的数量、规模、经济损失程度和人员死伤均呈显著上升的态势。尤其是城市内涝问题,几乎每个夏天,逢雨必涝,城市中现代化的设施、强大的功能、复杂的系统,在暴雨面前显得脆弱不堪——汽车被淹、地铁停运、交通瘫痪等。以上种种现象让我们应当意识到,在城市建设中构建完善的雨洪管理系统已刻不容缓。为从源头缓解城市内涝等问题,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国家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新理念。而且习近平总书记对“海绵城市”的建设也做出了重要指示: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如何在观念上、行为上实现转变,并通过构建雨水利用的“生态海绵”,把雨水这个包袱转变成城市解渴的财富,是我们当前亟需努力的方向。 (a) (b)(c) (d)图1.图(a)(b)(c)(d)为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城市雨后景象在过去3年,中国超过360个城市遭遇内涝,其中六分之一单次内涝淹水时间超过12小时,淹水深度超过半米,北京、济南等城市甚至发生造成伤亡的严重内涝。城市内涝基本覆盖所有31个省份,全国城乡年均受灾人口在1亿人左右。以我国城镇化率进行初步估算,城市受灾人口在5000万以上。天气以它特有的方式提示着人们对于城市建设和运行的重要意义。然而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许多经常性内涝城市都遭遇缺水,资料显示全国有400多个城市都极为缺水。一方面苦于缺水,另一方面又忙于排涝,许多城市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窘境。对于缺水的城市,集中降雨本应是好事,有“解渴”的作用。水库需要蓄水,地下水需要补充,降雨尤其是大的降雨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降雨可以说十分宝贵。如何把宝贵的水资源留住,同时不对生活和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化害为利,十分重要,需要科学的规划和不懈的努力。1.2 城市内涝问题原因分析 城市频遭水患,究其原因便是城市的排水系统出了问题。换句话说,最直接的原因是城市排水设施设计标准不达标、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导致城市内涝发生。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受制于资金、技术等因素,加之当时城市规模较小、人口密度偏低,相关部门对下水道等基础市政工程的设计、建设标准普遍较低。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的急速扩张,城市地面的快速硬化,但是各级政府普遍注重业绩,忽视城市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这导致城市内涝问题愈演愈烈。 然而,是否只要完善排水管网,我们城市就会避免水患呢?管网建设标准过低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从更大的角度看,城市的建设理念应该更多地尊重自然。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