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长北教授著髹饰录图说.docVIP

评长北教授著髹饰录图说.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长北教授著髹饰录图说

评长北教授新著髹饰录图说   《髹饰录》是我国古代唯一传世的漆器工艺专著,是漆器工艺史上划时代的经典著作。它全面完整地记录了明中晚期千文万华的漆器装饰,成为极宝贵的古代经典文献。遗憾的是,明代原作者黄成所著文字极为简略,稍晚,明人扬明为之作注,仍然文字艰深;以后,寿碌堂主人离开工艺,引经论典,加以眉批、案语和增补,更令今人读来难如天书。 中国论文网 /4/viewhtm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海峡两岸索予明先生、王世襄先生分别为《髹饰录》作解说(见索予明《髹饰录解说》,台北;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王世裹《解说》,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王先生是文物大家,但对漆器髹饰工艺缺乏深入了解。他沿用了寿碌堂主人研究《髹饰录》的方法,引经据典,并以现存文物加以举证,对于《髹饰录》本身以及扬注、寿笺中的许多问题,未能发现并予以解答。   东南大学长北教授新著《图说》(以下简称“《图说》”)以准确务实的工艺解说、简明清晰的体例安排、细致严密的校勘工作和不同前人的独特见解,化古籍之艰深为工艺之明了,比较前人解说,明显具备了条理清晰、解说准确、简明易读的特点。      1.考究、简明的体例安排   全书将古代原文衬以黄地,每段下设“注释”、“译文”和“补说”,“译文”概括浅显,主要面向漆工;“注释”则校勘版本,校核引文,解析经史,主要面向学者,同时,将寿碌堂主人增补文字单列于注释,确保正文眉目清楚,紧扣髹饰;将原钞本目次原样排列,黄成正文条首编号,文字作粗体。以便读者查检。古、今文字分排,浅、深文字分排,目的是使全书内容明晰,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都能一目了然,漆工、学子、学者各能从《图说》正文和注释中,读出一本符合自身专业需求的《髹饰录》。      2.以图代说   漆器工艺流程必须借助形象资料解说。长北教授在《图说》文内,插入工具、设备、操作流程图106幅、不同装饰工艺的漆器作品照片130幅,又图案、名款等多幅,将漆器工艺流程和漆器装饰之美详细地顺序展现了出来。书内又插入蒹葭堂钞本《髹饰录》书影9幅,使读者认识《髹饰录》传世唯一抄本的庐山真面目。      3.通俗易懂的翻译和补说   对《髹饰录》,以往学者只加解说,未加翻译,文化程度不高的漆工仍然难以卒读。长北教授在《图说》中,对艰深的黄文、扬注,用明白晓畅的白话文加以整体意译,“补说”则伸展开来,分析其要点,言明其得失。对著者和注者意见相左之处予以评价,并以各地流行的髹饰工艺加以补说,使《(髹饰录)图说》同时成为实用的髹饰工艺手册。      4.严谨认真的校勘   日本蒹葭堂钞本曾经长期是《髹饰录》传世的唯一钞本,目前传世的《髹饰录》中文版本,都从蒹葭堂钞本所出或转出。《图说》以蒹葭堂本《髹饰录》为底本,对各版本脱字、换字、错字――校勘,从、舍理由言明于注释;对蒹葭堂本舛误之处也仔细剔出,更正理由言明于注释。校勘共得各本舛误之处144条。长北教授还核查《礼记》、《三礼图》、《南史》、《乐府杂录》、《琴经》、《辍耕录》、《格古要论》、《听雨纪谈》、《遵生八笺》、《清秘藏》、《钦定工部则例》、《十三经注疏》等古籍,找出寿笺、阚笺引文并《(髹饰录)解说》引文不准处计46条,使《(髹饰录)图说》具备了严谨的学术性。      5.准确实用的工艺解说   由于长北教授从当漆器工厂学徒实践开始,到从事漆艺教育、研究等20余载,对漆器工艺的理解当然不同一般,故其解说准确到位,通俗易懂。比如对工具的解说。王解本解“朽”说,通常称之日“刮板”,或“角敲”,“在上退光漆时,往往用木制角敲将稠厚的漆摊开布匀,,然后再用刷子刷”(见王世襄《解说》,第42-43页),长北教授说,“‘?g’,即起线挑,扬州漆工称‘舔棒’,温州漆工称‘木蹄儿’,其形状和用途大致像雕塑家用的雕琢刀,其材料为木、竹、牙、角等,坚硬而有弹性。以便堆起花纹、填塞缝隙灵活有力”(见《图说?总论》,第35页)。王解本在“电掣,即锉。有剑面、茅叶、方条之等。施鞭吐光,与雷同气”条下解,“漆工用锉,主要在打磨木胎,用它来磨漆灰的时候是比较少的”(见《图说?总论》,第11页),长北教授说“施鞭吐光形容形似鞭子、锉金属屑粉时闪闪发光的铁锉”,“剑面、茅叶、方条之等”指铁锉中的什锦锉,“什锦锉用于锉取金属粉和锉制螺钿工具模凿等,从不用于打磨木胎,更不用于磨漆灰”(见《图说?总论》,第11页)。      6.书后增加索引,便于查找   书后附“漆工术语索引”,读者根据“漆工术语索引”查找到页码,将本条目的相关页码对照参看,就可以查明这一漆工术语的定义,进而详尽地了解有关工艺。手工编写索引难度极大,长北教授以自身的辛苦换来读者方便,使《图说》兼有了漆艺词典的功用。      7.独到见解   长北教授在充分肯定《髹饰录》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