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绪 波的叠加(1-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绪 波的叠加(1-1)

物 理 系 教 案按教学单元撰写,一般一次独立教学内容(2节课)为一个单元周 次第 周, 第 次课 备 注章 节名 称绪论 第一章 光的干涉本 次内 容绪论 1.1-1.3光的电磁理论 由单色波叠加所形成的干涉花样 授 课方 式理论课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光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了解光学的发展过程和特点。了解光的电磁理论,理解光波的独立性、叠加性和相干性。掌握光程、光程差和位相差以及相干条件,理解光波的干涉现象及相干光源。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波的相干性,。难点:光程、光程差和位相差以及相干条件。课堂讨论光程与路程的区别外语要求本章专业英语术语讲解教学手段讲解、自学、练习与多媒体结合教学内容及课外训练(作业)绪论一、光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光的发射、传播和接收等规律,光和其它物质的相互作用(如光的吸收、散射和色散,光的机械作用和光的热、电、化学和生理效应等),光的本性问题以及光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分为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和现代光学四大部分2 研究方法:实验——假说——理论——实验 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抽象与综合,提出假说,形成理论,并不断反复经受实践的检验。二、光学的学习方法1、光学的学习相对较容易,不需很深的数学,自成体系。2、光学是当今热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4、习题易做三、光学发展简史光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下列五个时期:1、萌芽时期(公元前400年~16世纪初)①墨翟(公元前468~376年),《墨经》,光的直线传播(影的形成和针孔成象等)和光在镜面(凹面和凸面)上的反射等现象。②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公元前330~275年)所著的《光学》一书中,研究了平面镜成象问题,指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反射定律,但他却同时提出了将光当作类似触须的投射学说。③克莱门德(公元50年)和托勒密(公元90~168年)研究了光的折射现象,最早测定了光通过两种介质分界面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自学④罗马哲学家塞涅卡(公元前3年~公元65年)指出充满水的玻璃泡具有放大性能。自学⑤从阿拉伯的巴斯拉来到埃及的学者阿尔哈曾(公元965~1038年)反对欧几里德和托勒密关于眼睛发出光线才能观察物体的学说,认为光线来自所观察的物体,而光是以球面形式从光源发出的;反射线和入射线共面且入射面垂直于界面;他研究过球面镜和抛物面镜,并详细描述了人眼的构造;他首先发明了凸透镜,并对凸透镜进行了实验研究,所得的结果接近于近代关于凸透镜的理论。⑥公元十一世纪,我国宋朝的沈括(1031~1095年)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极为丰富的几何光学知识,他不仅总结了前人研究的成果,而且对凹面镜、凸面镜的成象规律,测定凹面镜焦点的原理以及虹的成因等方面都又创造性的阐述。⑦培根(公元1214~1294年)提出用透镜矫正视力和采用透镜组构成望远镜的可能性,并描述过透镜焦点的位置。⑧阿拉蒂(公元1299年)发明了眼镜。⑨波特(公元1535~1615年)研究了成象暗箱,并在1589年的论文《自然的魔法》中讨论了复合面镜以及凸透镜和凸透镜的组合。⑩综上所述,到十五世纪末和十六世纪初,凹面镜、凸面镜、眼镜、透镜以及暗箱和幻灯等光学元件已经相继出现。2、几何光学时期(16世纪初~17世纪中叶)这一时期可以称为光学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在这时期建立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第一架望远镜的诞生促进了天文学和航海事业的发展,显微镜的发明使生物学的研究有了强有力的工具。①荷兰李普塞(1587~1619)在1608年发明了第一架望远镜。②十七世纪初延森和冯特纳(1580~1656)最早制作了复合显微镜。③1610年,伽利略(1564~1642)用自己制造的望远镜观察星体,发现了绕木星运行的卫星,这给哥白尼的日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④开普勒(1571~1630)汇集了前人的光学知识,于1611年发表了他的著作《折光学》,无论在形式上和内容上,该书都可以与现代集合光学教本媲美。他提出了用点光源照明时,照度与受照面到光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照度定律。他还设计了几种新型的望远镜,特别使用两块凸透镜构成的开普勒天文望远镜。他还发现当光以小角度入射到界面时,入射角和折射角近似地成正比关系。⑤斯涅耳(1591~1626年)和笛卡儿(1596~1650年)提出折射定律的精确公式。1621年斯涅耳在他的一篇未发表的论文中中指出,入射角的余割和折射角的余割之比使常数,而笛卡儿大约在1630年的《折光学》中给出了我们现在熟悉的用正弦函数表书的折射定律。⑥费马(1601~1665年)在1657年首先指出光在介质中传播时所走的路程取极值的原理,并根据这个原理推出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综上所述,到十七世纪中叶,基本上已经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

文档评论(0)

189****1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