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文复习专题课后教学设计和学案.docx

中考说明文复习专题课后教学设计和学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说明文复习专题课后教学设计和学案

中考说明文复习专题课后教学设计和学案   中考说明文复习专题课后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学会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顺序及作用;掌握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2、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3、树立信心,积极迎考。   【学习重点、难点】: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学过《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一系列文章,这些课文属于什么体裁?(生答说明文)语文中考时,说明文是现代文阅读的半壁江山。今天我们就来做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   二、复习基础知识   1、说明文是以 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解说事理。   举例来解释什么是说明文:以“粉笔”为例来“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为例来说明“解说事理” 。   2、据说明对象及目的的不同,说明文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见的说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见的说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明文语言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渡:大家不仅要记住这些知识点,还要知道他们是如何体现在中考试题上的,老师通过对近年来中考试卷的分析,将说明文的命题角度大致上划分为六个方面:   大屏幕显示1、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2、判断说明顺序及作用   3、辨别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理清文章结构   6、综合素质的考查。   根据中考命题类型制定本课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学会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把握说明顺序及作用;掌握常见说明方法及作用。2、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3、树立信心,积极迎考。(学生齐读)   三、中考链接   考点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1、什么是说明对象?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   例如:《苏州园林》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 《中国石拱桥》说明对象是 。   2、说明对象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事物相互区别的标志,是某一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不具有的特点。   3、练习:   (1)、《“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 》《万紫千红的花》   说明对象是( ),它的特点是( )。   (2)、南极大陆是个神奇的冰雪世界,有一些自然现象令人困惑不解。最为神奇的是,在这终年飘雪的冰川雪原中,竟然有许多地方都是无雪地区。   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它的特点是( )。   (3)、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 ),它的特点是( )。   4、总结规律:怎样把握说明对象及特点?   (1)、看题目   (2)、抓首句和末句   (3)、挑关键词句   考点二:说明顺序及作用   1、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写。   古--今;春--冬;早—晚;开始—结束……   (2)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   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   (3)逻辑顺序: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来说明。   ①现象--本质;②原因--结果;③整体--部分;   ④概括--具体;⑤主要--次要;⑥一般--特殊   2、练习:判断下面两段文字采用哪种说明顺序。   (一)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空间顺序)   (二)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刻在乌龟壳和扁平的兽骨上的,所以叫做甲骨文。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叫做简或牍。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的书。这种书叫做帛书。(时间顺序)   3、说明顺序的归纳方法: 抓住显著的语言标志   (1)时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时间的词语;   (2)空间顺序的语言标志是表方位的词;   (3)逻辑顺序就是以思维的规律为序。(排除法)   4、说明顺序的作用: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5、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