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国财政产生与财政本质.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财政产生与财政本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AGE PAGE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财政的产生与财政的本质 内容提要:我国财政不是产生于夏代,而是产生于比夏代早的炎黄时期;财政产生的条件不应只以国家产生为依据,而应从经济、政治、社会、思想等多种条件去考察;对财政本质的认识,不应沿用计划经济年代的观点,也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的结论,而应从我国财政产生发展的历史和现有的国情出发,重新加以界定,以推动财政理论与制度的改革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   关键词:财政;历史;发展;本质   一、我国财政产生的时间   众所周知,财政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我国财政产生于何时?传统的观点认为,我国财政产生于夏代。理由是:国家产生于夏代,《史记》中有“自虞夏贡赋备矣”的记载。实际上,我国的国家和财政在夏代之前就产生了。各种史料表明,我国在炎黄时就产生了国家和财政。   1.《史记。五帝纪》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诸侯咸归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这段话表明,炎黄之时,已有“天子”、“诸侯”、“百姓”的划分,即存在着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轩辕用武力“以征不享”,就是征伐不纳贡的诸侯。古代“来享”是纳贡的意思。贡是财政收入的形式,表明当时已产生了财政。此外,还有罗泌《路史》中也载:“神农之时,为民赋,二十而税一”。   2.据一些学者考证,我国文明史应向前推。如历史学家唐兰在《光明日报》撰文认为:“我国国家的出现,不是距今四千多年,而是距今六千多年的早期大汶口文化,比夏代早两千多年。又如1994年3月14日《报刊文摘》载:”中国文明的起源是在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而不是4000多年前的夏商周时代。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近日在余杭、德清良渚文化遗址考察时提出的以上这个推断,使中国文明史由此又上推了1000年“。1994年6月10日《湖北日报》讯:考古工作者发掘武汉市鼓山遗址获得大量的实物资料表明,早在禹建立夏之前1000多年,即距今5500年左右,我国长江中游地区就出现私有制的雏形。这些考古新发现是我们判定我国财政产生时间的重要依据。   3.海内外有中国血统的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表明确信炎黄的存在。炎帝、黄帝的管辖范围较大,只有管理机构有一定的规模,并且有财政的支持才有可能。   我国财政产生初期的收支结构,也可以通过历史资料的考察作出判断。   《史记。五帝本纪》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五行之气),……抚万民,度四方。”“帝喾高辛者,……善施利物,不於其身。聪明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下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   《国语。鲁语上》载:“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扦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能勤民事而野死,鲧郸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   从上述历史记载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黄帝取得天子的地位,一是靠“习用干戈”使诸侯“宾从”。二是伐征“暴虐百姓”和“不用帝命”者,使诸侯悦服。总之是“修德振兵”。黄帝代神农为天子之后,已凌驾于诸侯之上,并以武力维持天子的地位。天子除主持祭祀和军事外,平时不参加生产劳功,而是从事利民和治民的话动。象“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能勤民事而野死,鲧鄣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他们从事社会活动,其生活自然是靠社会提供。由此可知,当时财政支出的结构为:祭祀支出;军事支出;天子、诸侯生活用品支出;公益事业支出(兴修水利、抗灾等)。从“善施利物,不于其身”“顺天下之义,知民之急”看,必然有公共福利和救济支出。   (二)从黄帝“习用于戈”和“征帅诸侯”可知,当时有力役之征,一方面征之于本部族的百姓,另一方面征之于诸侯。   从“圣王之制祀”的记载,祭祀既频繁,又隆重。祭品花费很大,也必定征之于百姓。这是名为敬神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