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否为青少年建设美好地环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有否为青少年建设美好地环境

PAGE 8 PAGE 7 我們有否為青少年建設美好的環境 ? 青少年與建設環境調查 房地產及都市經濟中心 房地產及建設系 香港大學 李寧衍副教授 房地產及建設系, 5/f, 鈕魯詩樓 香港大學 Tel : 852-2859-8932 Fax : 852-2559-9457 E-Mail : lhli@hkucc.hku.hk 引言 : 近來有關青少年與環境的研究趨向多元化. 有集中在青少年與地理及建設的環境, 有集中在青少年參與都市規劃及建設的法律地位問題, 有集中在青少年與都市空間的安全問題. 這些都說明了青少年在都市用地管理的決策問題上往往被視為二等公民, 政府很少會聽取(或輕視)他們的意見. 都市空間是青少年學習成長的其中一處最好地方, 因為我們身邊大部份的事情都發生在都市的建設環境這框框內. 但在很多社會裡, 青少年都被視為”未來的公民”, 因此今天制定的都市用地管理決策不需考慮他們的意見, 但這些決策又往往直接或間接影響青少年的成長, 這是否一個矛盾? 事實上世界其他地方已積極地改變這漠視的態度. 美國波士頓便有學者和專業人士大力推動一個名為 YouthPower 的計劃, 並制定指引,鼓勵 10-19 歲青少年多參與地方建設的規劃 在英國1995-1999 間亦有大規模關於青少年與建設環境的調查, 超過2千名青少年在全英國提供研究資料 更高層次的, 有聯合國下的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 UNESCO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sation) 在全球8個國家推動的 Growing Up in Cities 計劃. 此計劃利用不同的渠道如工作坊鼓勵 歲青少年多參與地方建設, 並推動青少年直接參與有關政策的制定來建設一個更美好的社區. 香港在這方面很明顯地落後. 調查結果: 在2002年二月至三月間, 我們透過間不同地區的6所中學及一家私人保習社的幫助, 成功地訪問了3128名13-18歲的中學生. 我們主要想了解這些中學生/青少年與建設環境(所謂’建設環境’是指人工建造成的社區建築)的感覺,他們與鄰里/社區的關係, 以及對一些政府就土地運用政策的看法. 我們希望能更了解他們對於居住/建設環境的喜惡及鼓勵他們對社區建設更加投入. 被訪者背景: 被訪者有 44% 為男生, 56%為女生. 82%為本港出生學生, 15%為國內/澳門出生學生, 3%為其他地區出生學生. 按居住背景, 19.5% 住在公屋, 10.5% 在房屋委員會/房屋協會資助出售的居屋單位, 38.1%在私人住宅單位, 0.1% 在臨時房屋, 3.8% 在非住宅用房屋如消防局的宿舍等, 16.3% 在其他樓宇, 其餘並未作答. 主要結論 : 此研究的一個最大發現, 是很多學生都選擇”沒有意見”一項. 我們的學校教育似乎很少訓練青少年在這些議題上思考 政府應加強青少年參與土地/規劃政策,這樣亦可加強他們對社會/社區的歸屬感. 因為人造的建設環境是青少年最易感受社會/社區的一些實體. 人造的建設環境是足以影響青少年成長和情緒, 政府應多加利用建設環境的正面因素, 使他們更為了解成年人的世界, 踏上健康成長之路 政府在提倡所謂環保城往往只側重材料研究等硬件設施, 而忽略社會/社區效應 政府應明白包羅各階層市民利益的土地/規劃政策是可達致一些好的社會效應. 例如賣地政策是否應考慮大型土地,以達到社區建設, 而非樓宇建設的效果? 政府應提倡青少年在這方面多參與發表意見和認真聽取青少年的感受 要點摘要: 公眾廣場、休憩場地或較大的公共地方對青少年與鄰里/社區感覺的關係 這些公眾地方對助長居民之間的互相接觸十分重要 這些公眾地方對增進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接觸十分重要 這些公眾地方能提供家庭其它假日活動選擇 這些公眾地方能誘發社區居民更關心鄰里/社區 非常同意/同意 50% 41% 45% 32% 沒有特別意見 32% 36% 30% 40% 非常不同意/不同意 18% 23% 25% 28% 值得思考的地方: -這些公眾地方在屋村內維繫社區的重要性 這些公眾地方的設計要考慮每一居民的需要 管理這些公眾地方的方式 公眾廣場、休憩場地或較大的公共地方的管理 為了令這些地方充滿生氣, 管理員/機構應容許像騎單車之類活動 為了社區居民假日消遣, 管理機構應安排小型嘉年華會在這些地方舉行 非常同意/同意 48% 54% 沒有特別意見 28% 28% 非常不同意/不同意 24% 18% 值得思考的地方: -公眾地方應發揮”邀請”居民使用的功能 太多管理和使用限制並非好 青少年的和睦關係 - 對鄰居的認識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