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州大学第二十赵俪生奖学金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兰州大学第二十届“赵俪生奖学金”评选论文申请材料项目名称: 徐州地区汉墓用玉制度研究 作者单位: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基地班作者: 李雷雷指导教师: 吕春林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6年9月徐州地区汉墓用玉制度研究李雷雷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基地班2014级 摘 要:徐州地区有丰富的两汉墓葬资源。这些墓葬中出土的玉器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汉玉文化,并体现出一定的社会等级规范。这篇文章以徐州地区两汉墓葬中出土玉器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分析徐州地区汉墓的发掘资料的基础上,对两汉时期徐州地区墓葬出土玉器按照墓主等级和玉器陪葬类型的方法进行整理,从出土玉器的组合、数量、类型等关系来探讨汉代用玉制度,并进一步研究两汉用玉的变化。关键字:玉器;墓葬;用玉制度;徐州;汉代研究现状梳理中国是以玉器制作而闻名于世界的国家,玉器也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纵横两个方面,一是“对政治、礼仪、宗教、信仰、风俗、审美意识方面的广度与深度”,二是“玉文化一直连绵不断,贯穿始终”殷志强:《玉器蕴含的传统文化》,《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1年02期。。汉代是中国玉器发展史的一个高峰期,“长达四百二十六年的两汉时代,玉器在造型、琢磨、镶嵌诸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发展”杨伯达:《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历程(4)》,《中国宝玉石》,1993年02期。。在汉代,伴随着玉器制造的成熟和玉器使用的普及,尤其在丧葬等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一套等级明晰的用玉制度。殷志强:《玉器蕴含的传统文化》,《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1年02期。杨伯达:《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历程(4)》,《中国宝玉石》,1993年02期。近年来,汉玉以及汉代用玉制度等方面的研究者取得一定的成果,突出表现是一大批硕博士论文的发表,例如石荣传《三代至两汉玉器分期及用玉制度研究》石荣传:《三代至两汉玉器分期及用玉制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佘一兵《试论我国古代的丧葬玉》佘一兵:《试论我国古代的丧葬玉》,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师峻岭《汉代五王陵出土玉器研究》师峻岭:《汉代五王陵出土玉器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陈群《广州南越王墓玉器研究》陈群:《广州南越王墓玉器研究》,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王晓琳《汉代玉蝉文化研究》王晓琳:《汉代玉蝉文化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等。其中石荣传先生的《三代至两汉玉器分期及用玉制度研究》主要介绍三代至两汉玉器的出土情况及三代至两汉玉器分型分式研究。另外作者依据玉器在墓中的出土位置以及玉器种类、组合等方面,尝试对用玉制度加以综合分析。最后是对几个问题的探讨,在前几部分的基础上,对三代至两汉典籍文献中的用玉制度的记载中的某些问题作初步探讨。石荣传:《三代至两汉玉器分期及用玉制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佘一兵:《试论我国古代的丧葬玉》,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师峻岭:《汉代五王陵出土玉器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陈群:《广州南越王墓玉器研究》,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王晓琳:《汉代玉蝉文化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这一系列的论文从玉器形制和用玉制度等多角度进行系统的研究,但是汉代玉器尤其是汉代用玉制度缺乏像《周代用玉制度研究》孙庆伟:《周代用玉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这种对玉器断代的优秀专著。孙庆伟:《周代用玉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分析徐州地区汉代墓葬出土具体器物类型、纹饰或者是只研究某一种玉器的使用情况的文章多,比如尤仁德《战国汉代玉雕螭纹的造型与纹饰研究》尤仁德:《战国汉代玉雕螭纹的造型与纹饰研究》,《文物》,1986年第9期。、常素霞《试论玉器中的蟠螭纹》常素霞:《试论玉器中的蟠螭纹》,《文物春秋》,1992年第2期。、王洋的《古玉器纹饰》④王洋:《古玉器纹饰》,《硅谷》,2009年第24期。、卢兆荫的《试论两汉玉衣》卢兆荫:《试论两汉的玉衣》,《考古》,1981年第1期。和《弥足珍贵的西汉楚王陵墓玉器》卢兆荫:《弥足珍贵的西汉楚王陵墓玉器》,《徐州文物考古文集1》,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尤仁德:《战国汉代玉雕螭纹的造型与纹饰研究》,《文物》,1986年第9期。常素霞:《试论玉器中的蟠螭纹》,《文物春秋》,1992年第2期。④王洋:《古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