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笔记 读《向孔子学做老师》《论语》有感.docxVIP

教师读书笔记 读《向孔子学做老师》《论语》有感.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读书笔记 读《向孔子学做老师》《论语》有感

教师读书笔记 读《向孔子学做老师》《论语》有感  这个夏天不算太热,人也不是很困乏,有的是心情来整理纸箱中的旧书。突然,我发现了一本能勾起我许多回忆的书——《向孔子学做老师》——那是我刚毕业第一年在淮安工作,参加新教师培训时校长送我的。回想起第一年工作时的情境,感慨颇多,也许是因旧情,我又将它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我想这本书的名字虽然叫《向孔子学做老师》,但其核心应该是如何做一名教师的问题,只是以孔子善为人师的诸多良法为示范教我们如何去做教师。孔子向来被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向孔子学习什么呢?以下是我读此书并结合以前读《论语》的一点感想,我从四个方面来阐述我的浅见,仅作管中窥豹而已。  一、 学习孔子的奋斗精神  孔子出生之时,其父年事已高,三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孔子自幼好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到了十五岁的时候,孔子立志学业,所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七岁那年,孔子的母亲去世。也就在那一年,把握朝政的季氏宴请士一级的贵族,孔子去赴宴却被季氏家臣拒之门外。孔子失去了本可以从父亲那里继承的地位,他只能靠自己了。为了养家糊口,孔子在二十岁左右开始做管理仓库和牛羊畜牧的小吏。据孟子说,孔子将仓库和牛羊畜牧管理的很好,账算得很细,牛羊茁壮成长。到了三十岁的时候,孔子的学问已经小有所成,开始招收弟子了。  纵观孔子从懵懂到为人师的这一段人生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身处困顿之境并没有自暴自弃,对自己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卑微,也能态度认真地做出成绩。 《论语·子罕》篇中,太宰问子贡:“老师是圣人吗?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子贡说:“老天本来就要他成为圣人,又要他多才多艺。”孔子听说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贵族会有这么多技艺吗?不会有的。”“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道出了一个真实的孔子。他的知识与智慧不是天生的,是他奋斗的结果。所以,学习孔子应该了解一个走下神坛的真实的孔子。  孔子在为人师之后依然认真求学。韩愈在《师说》中谈到:“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从中可以看出孔子求学的那种虔诚,他并不是固步自封的人,他主张“君子不器”。晚年的孔子依然好学,《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周易》……读《周易》,韦编三绝。”现在我们提倡“终身教育”,其实孔子早就以身示范。  二、学习孔子的教学思想及方法  1.有教无类。  什么叫做有教无类呢?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做了几年的班主任,我对孔子提出这一思想十分赞赏,为两千五百年前的人而有教育公平的思想而喟然长叹!  两千五百年前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不说贫富差距,就说贵贱吧。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 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孔子能够抓住历史的时机,开始创办了私学。他不仅教官家子弟像南宫敬叔、司马牛、孟懿子,还教像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不仅教中原人士,还教被当时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主张。  再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我们应该感到耻辱,因为我们早就背离了这种教育的公平,不是进步了而是退不了。我经常在办公室听一些老师在聊天,在交流哪个班级好,哪个班级差,哪个班的谁谁就不要理他。如果教育仅仅沦为传播知识的工具,我想这样的教育苍白无力,因为教育是改变人的活动。无论学生多么顽劣,我们总应给他提供一个改正的机会,否则我们也可能无意间成为助纣为虐的人。当然,我们也应该反观自己是不是为了那一两个目标生而让全班同学陪读,是不是为了人情而过分优待,是不是对某些学生还有很大的成见……  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目的,既然我们是教师,我们有义务去践行有教无类的思想。    这个夏天不算太热,人也不是很困乏,有的是心情来整理纸箱中的旧书。突然,我发现了一本能勾起我许多回忆的书——《向孔子学做老师》——那是我刚毕业第一年在淮安工作,参加新教师培训时校长送我的。回想起第一年工作时的情境,感慨颇多,也许是因旧情,我又将它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我想这本书的名字虽然叫《向孔子学做老师》,但其核心应该是如何做一名教师的问题,只是以孔子善为人师的诸多良法为示范教我们如何去做教师。孔子向来被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198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作为一名

文档评论(0)

mmrs3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