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优秀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清平乐村居优秀教案.doc

清平乐村居优秀教案 篇一:苏教版五年级语文《清平乐 村居》优秀教学设计 《清平乐 村居》 【目标预设】 1、认识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及受到美育的熏陶。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有感情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2、引导学生融入课文,感受江南乡村的清新秀丽、安宁祥和之美。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感知 宋词。 1、请学生背诵描写农村生活的古诗。 2、屏幕出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3、师小结:这些都是描写农村生活的诗句。古往今来,许多的文人墨客留恋于农村,寄情于田园,各自用诗表达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词,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 4、板书:清平乐 村居。“乐”这个字读yuè,齐读课题。 5、简介:清平乐,是词牌名。出示小资料:清平乐,词牌名。诗人写成了一首词,按一定的旋律来吟唱,而旋律的名称,就是词牌名,它表示的是一种曲调,一种节奏。 6、提问:那么“村居”呢?——是这首词的题目。我们在书写课题的时候中间空一格,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词牌名和题目中间要略有停顿。再次齐读课题。 二、自主朗读,感受词韵。 1、过渡:辛弃疾笔下的“村居”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拿起课文,自由读读这首词,把它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指名读。比比看谁读得又好又准?(相机正音) 预设: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首词的最后一句中,有一个多音字——剥bāo、 bō(板书) 这里的“剥”是指把东西的外壳或皮去掉。词中是小儿把莲蓬的皮去掉叫——。一起再读这个句子。 注意:“莲蓬”的“莲”的读音与字形。 相机教学:“翁媪”的“翁”的读音与书写;“锄豆”的“锄”的读音与结构。 4、教师相机指导。 5、解疑:这首词有两个部分,前一部分,词中叫上阕,后一部分叫下阕,朗读时两阕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诗的每句话对仗都很工整,字数一样,而词的每句话字数可以不一样。因此,词还有一个小名叫长短句。 6、分男女同学读分别读上、下阕。 三、品读赏析,感悟词境。 (一)想象画面,掌握词意。 1、提问:大家读完全词,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2、交流、反馈。 3、随机朗读、理解。(理解:吴音,他们是用什么语言聊天的) 4、学生交流,你们看到了什么? 5、激趣: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这首诗的意思就明白了。咱们把自己的感觉、体会放到词当中去,我们有感情的来读一读这首词。 (二)品读词句,进入词境。 1、过渡:有人说,一首好词就好像一壶好茶,越读越品就越觉得香气萦绕,韵味深长。所以,我们读词就要读到词人的内心深处去。那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吧。 2、村居的“景”是怎样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学生交流:首先看到的是——低小的茅檐。 还看到了——青青草。 (教师评价:你们的理解、朗读让我看到了这如茵的绿草。) 继续交流:同学们,你们还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溪?——联系最后一句话,你看到了一条怎样的小溪?是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阵清风吹来还让人闻到一股——清香。 感叹:是啊,多美的画面啊,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淙淙的水,青青的草。我们一起美美地读。 3、教师小结:同学们,村居的“景”是美的,而村居中的“人”更美。都有哪些人啊?在这五口之家里,给你印象最深的,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人呢? 预设一、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师问:谁来读读这句词?说说看,你为什么最喜欢小儿?那就把你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师问:这句话中的“无赖”在生活中听说过吗?你觉得文中的“无赖”是什么意思,具体表现在哪里? 学生交流:这里的卧,它有一种姿势,趴着。趴是脸朝下,说明这个顽皮的小儿剥莲蓬时自由自在。一会儿趴着,一会儿躺着,真是悠哉悠哉。 师问:聪明的你们能否想象一下,小儿剥莲蓬时的表情、言语? 预设二、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过渡:小儿是那么调皮可爱,那么他的两个哥哥呢?谁来读一读。大儿子是那么勤劳、二儿子那么懂事、心灵手巧。 预设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过渡:除了这三个儿子,还有哪两个人让你们觉得很美?(老爷爷、老奶奶。也就是满头白发的老年夫妻。) 师问:为什么老两口让你们觉得很美,你看都满头白发了,也许牙齿都掉光了,还美吗?那又美在何处?——(老爷爷、老奶奶年纪都这么大了,但他们还互相逗趣、说笑,就

文档评论(0)

zhangningcl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