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史前考古学-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PAGE PAGE 1《史前考古学》一、课程名称:史前考古学二、课程类型:考古专业核心课程三、适用对象:考古专业二年级本科生四、计划课时:每周4学时,共72学时五、学分:3分六、任课教师:朱之勇、刘斌七、课程简介:史前考古学的内容包括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新石器时代考古两大部分,是考古专业本科生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要求:本课分为上编(旧石器时代考古)和下编(新石器时代考古),共十章内容,分别是史前考古学方法论、史前环境、史前人类、旧石器及旧石器文化研究、史前考古的综合理论问题、史前农业起源与发展、史前房屋建筑与聚落考古、史前墓葬与埋葬制度、史前社会结构的演进、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史前考古(旧石器时代考古和新石器时代考古)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了解当前史前考古的研究成果与动态,使学生初步基本具备从事史前考古研究的能力。课程以老师讲授为主,同时会组织学生进行3~4次的专题讨论。八、课程的主要内容上编 旧石器时代考古第一章 史前考古学方法论(8学时)第一节 史前考古学及研究对象一、“史前”与史前考古学二、史前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一)遗物(二)遗迹(三)遗址第二节 史前考古年代学一、第四纪地层学(一)第四纪地质学与史前考古的关系(二)第四纪地层划分、对比及地质年代(三)第四纪地层堆积二、生物地层学(一)古生物化石在考古学研究中的作用(二)我国常见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三)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演化与地层年代的判定三、考古地层学(一)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二)文化层形成的原理(三)文化层的划分与地层关系四、现代科学技术的测定年代方法第三节 史前考古埋藏学一、何谓埋藏学二、影响埋藏的因素三、埋藏类型及判别(一)原地埋藏类型(二)搬运埋藏类型(三)特殊埋藏类型四、史前文化遗存的埋藏规律(一)史前人类对居住地选择的条件(二)史前文化遗存的埋藏规律第四节 史前考古学分期与分区一、中国史前考古的分期(一)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二)新石器时代考古分期二、中国史前文化的分区研究(一)文化与文化区(二)史前文化区系研究历程(三)中国史前文化的分区思考题:1.解释“史前时期”与“史前考古”。2.如何依据第四纪地层判别古文化遗存的相对年代?3.简述生物地层学方法。4.特殊埋藏类型是如何形成的?5.简述史前人类对居住地选择的条件。建议阅读论著:1.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2.阅俞旦初:《二十世纪初年西方近代考古学思想在中国的介绍和影响》,《考古与文物》1983年4期。3.格林.丹尼尔著、黄其煦译:《考古学一百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87年。4.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中国考古学论丛》科学出版社,1995年。5.严文明:《考古遗址发掘中的地层学研究》,《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6.俞伟超:《关于“考古地层学”问题》,《考古学文化论集》(1),文物出版社,1987年。7.张忠培:《地层学与类型学的若干问题》,《文物》1983年5期。8.仇士华等:《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上的应用》,《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P:575~57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9.曹家欣:《第四纪地质》,商务印书馆,1993年。10.刘东生:《中国的黄土堆积》,科学出版社,1965年。11.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文物出版社,1986年12.尤玉柱:《史前考古堆藏学概论》,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二章 史前环境(6学时)第一节 环境考古学及其理论与方法一、何谓环境考古学二、环境考古学研究的理论第二节 环境考古学研究的方法一、地质环境考古方法二、动物环境考古方法三、植物环境考古方法第三节 史前考古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一、文化的多样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二、文化的变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三、遗址分析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四、文化传播与古环境研究的关系五、考古学研究对古环境研究的作用第四节 中国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一、中国史前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二、中国史前时期的气候演变的基本特征思考题:1.简述环境考古学的理论。2.如何利用动物化石复原古生态环境?3.简述孢粉分析法。4.简述史前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5.简述考古学研究对古环境研究的作用。建议阅读论著:1.荆志淳:《西方环境考古学简介》,《环境考古研究》第一辑,科学出版社1991年。2.严文明:《环境考古学研究展望》,《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3.刘东生等:《黄土与环境》,科学出版社,1985年。4.曹家欣:《第四纪地质》,商务印书馆,1983年。5.夏正楷:《第四纪环境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6.钱林清主编:《黄土高原气候》,气象出版社1991年。7.裴文中:《中国原始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海电机学院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任务书平台名称负责人依托学院.DOC
- 2008年浙江数学夏令营课程设置-浙江大学数学系.DOC
- 2007年立命馆大学法学部劳动法.PPT
- 上海贝岭张江芯片生产基地项目-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大全10G.DOC
- 2009年研究分科会报告大会发表资料-私立大学图书馆协会.PPT
- 上海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行政事业基层单位-上海财政.PPT
- 2010年5月21日兼谈气升回流一体化活性污泥工艺USTSUSTS内容提要.PPT
- 2010年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CrookedRiverWriter.DOC
- 不健康食物.PPT
- 2010年广州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电脑作品评选项目活动指引.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