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数据挖掘与知识工程重点试验室-内蒙古大学科学技术处.DOC

内蒙古自治区数据挖掘与知识工程重点试验室-内蒙古大学科学技术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蒙古自治区数据挖掘与知识工程重点试验室-内蒙古大学科学技术处

PAGE \* MERGEFORMAT 1内蒙古自治区“数据挖掘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简介研究方向采取跨学科的方式,利用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应用数学、行为科学等知识,以数据挖掘、智能决策、社会系统分析与计算为核心,开展以下方面的研究:1)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借助统计学、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建模技术等诸多方法,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知识工程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生物计算、测绘测控、金融分析、防灾减灾等领域。2)决策支持与智能系统利用数学规划、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系统优化方法,围绕智能和决策系统开展探索性研究,为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和方案的环境,调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3)城市交通系统分析与计算以动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数学规划理论、博弈论、统计学和行为科学等有关知识,通过建立动态系统演化模型来深入分析城市交通网络中车辆流的演化过程,探索各种车辆流状态的形成机理,揭示交通流的演变轨迹,认识演化趋势,结合特定的城市交通运行环境,提出缓解、防范城市交通拥堵和提高车辆出行服务质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4)人群动态系统分析以动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数学规划、排队论、统计学和行为科学等有关知识,通过采用数学模型、模拟实验、实际数据采集、模型校正、解析推导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再现封闭区域中行人流的动态移动过程,探索其中行人疏散状态的形成原因,建立介于网络和区域之间的行人流动态演化模型,再现大型建筑物中行人流的动态移动行为和策略,揭示行人的移动规律,认识行人不协调移动的内在机理。提出提高相关场所服务质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达到改善建筑物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几率,减小行人疏散损失的目的。学科带头人和研究团队该实验室现有教授3人、博士7人。实验室成员来自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科与工程、应用数学、物理学、行为科学等多个学科,具有丰富的知识交叉互渗经验和优良的团队合作研究氛围。学科带头人郭仁拥,男,博士,教授、博导。自2003年以来,一直从事交通行为建模与分析、复杂系统、运筹学的研究。主要以动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数学规划、统计学和行为科学等有关知识,通过采用数学模型、模拟实验、实际数据采集、校正模型、解析推导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城市路网中交通配流的动态演化机制、行人交通行为及其不协调机理,为提高城市道路使用效率和公共服务场所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已在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Simulation、Journal of Statistical Mechanics、Physical Review E、Simulation Modelling Practice and Theory、Journal of Physics A、Physica A、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Chinese Physics B、Chinese Physics Letters、管理科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等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2篇发表在交通类顶级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上,20余篇被 SCI/SSCI检索。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1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内蒙古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大基础科学研究973计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博士毕业论文《不同场景中行人流的模型、行为和特征》获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入选2012年内蒙古“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入选2012年内蒙古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青年科技骨干);入选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成员刘铁英,男,1957年生,教授。1989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数学建模、智能算法等方面的研究。刘实,男,1963年生,教授。2002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王珊珊,女,1984年生,博士。2009年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数据挖掘、智能决策等方面的研究。班志杰,女,1976年生,博士、副教授。2009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Web信息获取等方面的研究。马颖东,男,1969年生,博士。2009年毕业于英国萨里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方面的研究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