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财务数据解密企业竞争力-鲁班咨询.DOC

透析财务数据解密企业竞争力-鲁班咨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透析财务数据解密企业竞争力-鲁班咨询

PAGE \* MERGEFORMAT 3透析财务数据 解密企业竞争力——基于财报数据的上市建筑企业竞争力研究陈艳 上海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分析员破财务迷局,方能见企业真实实力。本文旨在通过对上市建企财务数据的详解,揭秘各上市建筑企业经营优劣势,为建企改革点亮一盏明灯。利率、准备金率的频繁调整、信贷紧缩、CPI高企,犹如一个个重磅炸弹飞向地产、铁路、公路等房建、基建部门。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落幕,2012年房产调控政策不变,房企希望再度落空,资金链条断裂的声音哗啦啦一片。众多专家对此次房地产、建筑业的前景持不乐观态度。一番洗牌过后,业主将更注重项目成本和质量,对于建筑业的要求无疑更高。那么,建筑企业想要过个暖冬,“关系竞争”将黯然失色,取而代之是建筑企业如何提升经营管理能力,练内功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故,本文将借助SPSS因子分析法,对上市企业经营业绩予以分析,意图从财报中找到各企业的竞争优势与弱势,以期对建筑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别出心裁的模型构建本文根据2010年49家上市建筑企业年报披露的数据,建立建筑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得出企业竞争力的综合值,然后通过相互比较得出结论。笔者综合参考多篇文献认为,资金规模大小是建筑企业能够支撑业务量规模的必须条件;偿债能力则体现了建筑企业的信誉能力,也决定企业融资成本高低的大小,对于经常需要融资的建筑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盈利能力是对建筑企业造血能力的考量;成长性则体现建筑企业未来的成长能力,故本文将从资金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性、其他运营管理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并从财务数据中选取12个指标变量:总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三年营业利润复合增长率、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将变量导入SPSS软件中,得到5个公共因素可解释上市建企核心竞争力92%,故这5个公共因素被认为影响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5个公共因素分别为:企业规模,影响力达到25.94%,包含的子因素有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偿债能力,影响力达到18.665%,包含的子因素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盈利能力,影响力达到16.196%,包含的子因素包括资产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成长性,影响力达到16.136%,包含子因素为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和近三年营业利润复合增长率;其他运营能力,影响力达到14.732%,包含子因素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利用SPSS给出的各公因子得分值,以5个公因子各自方差贡献率进行加权平均:F=(25.94%*企业规模因子+18.665%* 偿债能力因子+16.196%*盈利能力因子+16.136%*成长性因子+14.372%*其他运营能力因子)得出建筑企业竞争力综合排名。解读排名:真实实力见分晓回顾鲁班咨询对2010年及2011年上半年上市建筑企业的经营业绩分析,营业收入排名的前十名中几乎难以找到民营企业的身影。而本次基于SPSS软件,对上市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高低对比,考虑因素纳入了包含企业规模、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性及其他营运能力,民企和国有企业的真正实力则见分晓。前十名的核心竞争力综合排名中,除中建、中铁建、中国中铁和延长化建外,其余六家企业均来自民营企业,充分说明多数国有企业除在规模上具有优势外,在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性方面,劣势尽显。承前所述,因企业规模权重最高,故规模因素依旧是影响综合竞争力排名的重要因素。排名居于第一、第二、第五位的央企三巨头,均因为极具规模优势而居于排行榜前列,而中国中铁、中国铁建除了具备规模优势,其他运营能力中营业收入增长率较快,盈利性和成长性均不乐观。2011年因 “刘志军案”、“7.23”事件影响,同时备受后金融危机宏观环境困扰,资金链受到严重考验,铁道部原定6000亿元投资计划,截至2011年11月底,实际到账金额仅3963亿元,全年资金计划落空几成定局。可预计,铁建双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的增幅下滑几无悬念。据《财经》杂志最新报道,铁道部的政府融资渠道已无法解铁路建设资金燃眉之急,铁路融资将转向市场化,意味着中国中铁、中铁建的核心竞争力将由此逐步脱离铁道部的庇护,真正接受市场考验的时刻已经到来。而规模优势亦较明显的中国中冶、上海建工及中铁二局,因盈利性或成长性相对落后,并未进入竞争力综合排名前十。前十的其他企业中,三维工程、万邦达偿债能力较强;中化岩土、金螳螂盈利水平较好;中南建设成长性最强;其他综合运营能力包含了企业近三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