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2017·山东德州)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且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与“人不知而不愠”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学而时习之B.学而不思则罔C.曲肱而枕之D.切问而近思【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虚词的用法。解题时,先分析例句“人不知而不愠”中的“而”的用法,即“表转折,却、但是”。A项,表顺接,相当于“并且”; B 项,表转折,却、但是;C项,表顺接,相当于“并且”;D项,表顺接,相当于“并且”。ACD三项表顺接,因此选B。结合选文,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概括《论语》的特点。(3分)【答案】示例:《论语》是语录体散文,语言简练,含义深远,多格言警句,体现了孔子的道德修养及学习方法态度等。【解析】本题考查国学名著特点的考查。解答此题,先分析题目要求,一是,集合选段;二是,内容和形式方面,对《论语》特点进行概括。明确这些以后,可以先从内容进行分析,如,以上选段简短的几句,对“学习与做人(或修养)”方面富有内涵,意蕴无穷,给人以警示。在形式方面,“子曰”的形式是语录体,话语简短,精炼,是孔子思想精髓的提炼。最后,加以概括总结。二、(2017·山东聊城) 既加冠,盖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①尝趋百里外 ②俟其欣悦答案:①曾经 ②等待【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释义。解释文言文词语,一定不能能脱离语境,文言实词的释义一般情况下较固定,义项不会很多,可以联系上下文,选择具体的释义,给出合理的解释。但如果是虚词,可能就较麻烦,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解释。本题中的“尝”“俟”都是常见的词语,难度不大,而且是课内的必须积累的词语,失分情况应该较少。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答案: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初中阶段的翻译有两种,即意译和直译。翻译句子要根据句式特点,做出合理的调整,比如本题中的句子是一个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执经从乡之先达叩问”,翻译时,就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做出调整。另外还要注意句中的关键词语的解释,务必准确,如“从”为介词,意为“向”;“先达”意为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叩问”意为“请教”。8.宋濂对先达的态度对你有何启示?(2分)答案:对师长要尊敬、有礼貌。【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感悟能力。宋濂对先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态度的谦卑,动作行为上的恭谨。正是因为这样,宋濂才在求知上获得了先达的指点。这些都启示我们对师长一定要讲礼貌,以尊敬的态度和师长相处,才能让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人。三、(2017·浙江宁波)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3)乃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4)且焉置土石?3.(1)旧,原来 (2)挑选 (3)写 (4)况且【解析】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汇的能力。(1)“故”不要译作缘故;(2)注意此字并非通假字;(3)中“书”字为名词用作动词,“写”;(4)中“且”用于句首有反问的语气。注意一些特殊用法,比如(3)中“书”字为名词用作动词,写。四、(2017·北京)阅7.2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4-7题。7.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4.下列各组加点词句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天时不如地利 自云先是闻秦时乱B. 地利不如人和 至若春和景明C. 环而攻之而不胜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D. 池非不深也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词语的同意辨析。A项“时”意思分别为“时令”和“时间”。B项中分别为“和睦”和“和煦”。C项中同为“胜利”。D中分别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南充中考试题及参考 答案-数学.pdf
- 2016年南充中考试题及参考 答案-化学.pdf
- 2016年南充中考试题及参考 答案-历史.pdf
- 2016年南充中考试题及参考 答案-物理.pdf
- 2016年南充中考试题及参考 答案-语文.pdf
- 201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doc
- 2016年丽水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2016年秋七年级语文人教上册课件第三单元-3单元综合测试.ppt
- 2016年秋七年级语文人教上册课件第三单元-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ppt
- 2016年秋七年级语文人教上册课件第三单元-11窃读记.ppt
- 2025年中国啤酒合流器数据监测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全自动CIP清洗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精密真空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空心导靴头数据监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绳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对抗式多功能电动牵引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脉冲式井下震源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可乐瓶坯数据监测报告.docx
- 中国氢化棕榈油市场发展分析及市场趋势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2025-2028版.docx
- 2025至2030年弹力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