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痰饮咳嗽脉证并治第十二
                    【释义】 本条论述支饮上泛,蒙蔽清阳冒眩的证治。 心下有支饮,为胃中有水饮。 治以泽泻汤健脾化饮,降逆止眩。 【辨治要领与思路】 ①同为目眩,由于原因不宜,目眩的程度也会有差别, 临证应仔细区别。 ②泽泻汤中泽泻与白术用量比例为5:2,体现了仲景 利水除饮为主、健脾制水为辅的论治思路。 【临床应用】 本方广泛用于美尼尔氏综合征、突发性耳聋、慢性 支气管炎等病。有报道用泽泻汤加减治疗中耳积液 者,因“泽泻能使清气上升,除头目诸疾”,配茯苓 以减轻迷路水肿,石菖蒲通九窍,对耳部闷胀不适、 耳鸣、听力下降者效佳。痰热者加黄芩、龙胆草; 气虚者加党参、炙黄芪;阴虚者加生地、石斛、麦 冬;外感风寒者加辛夷花、防风、苍耳子;外感风 热者加桑叶、菊花。目前临床常用本方加山楂、丹 参等治疗高脂血症。 3.支饮腹满     【原文】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26)  	厚朴大黄汤方: 厚朴一尺 大黄六两 枳实四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取。 【释义】 本条论述饮热郁肺腹满的证治。 厚朴大黄汤与厚朴三物汤、小承气汤的药物组成相 同,但剂量不同,故功用与主治亦有区别。 厚朴三物汤、小承气汤与厚朴大黄汤鉴别表        	药物组成 	方名       厚朴三 	物汤 厚 朴    八 两 枳 实    五 枚 大 黄    四 两 	配伍特点       枳、朴为君, 行气力强,泻 	功用       行气除 满,泄 	主治       实热内结,气机不 畅之腹满痛,大便 下力弱 热通腑 闭结 小承气 	汤 二 两 三 枚 四 两 大黄为君,泻 下荡积为主, 泻热通 便,消 燥屎积滞,热极旁 流之下利谵语,潮 理气为辅 积除满 热腹满痛 厚朴大 	黄汤 一 尺 四 枚 六 两 厚朴为君,理 	气为主 理气逐 饮,荡 饮阻气逆,腑气不 通之心下时痛,兼 涤实邪 	通腑 腹满便秘 【辨治要领与思路】 本条支饮,据方测证,当有胸腹胀满、气急、 大便秘结等症。 【临床应用】 本方用于治疗支饮兼胸满者,常与化痰止咳 方药合用;用于治疗实热脘痛时可与消导药 物同用;用于治疗渗出性胸膜炎时,可与柴 胡陷胸汤同用。 4.支饮不得息 【原文】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方见肺痈中。 (27) 【释义】 本条论述支饮阻肺不得息的证治。 “不得息”,即呼吸困难之意。支饮阻肺,气机 不利,故见呼吸困难。 治疗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泻肺逐饮,开闭利气。 【辨治要领与思路】 ①本证除“不得息”之主症外,还当有胸满,或张口抬 肩,口吐稀涎,咽干不欲饮,脉滑数等症。 ②临床治病,重在辨证,只要证候相同,异病也可同 	治。本方既可用于治疗“肺痈喘不得卧者”,亦可用 	于治疗“支饮不得息”。虽然一属肺痈,一归痰饮, 	但二者总的病机都是痰涎壅盛,邪实气闭,故可异 	病同治。 【临床应用】 凡渗出性胸膜炎、肺心病等属饮热壅肺之急 证实证,可用本方加苏子;或与《千金》苇 茎汤合用。 5.支饮呕吐     【原文】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 	故也,小半夏汤主之。《千金》云:小半夏加茯 	苓汤。(28)  	小半夏汤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释义】 本条论述下焦水逆的证治。 本条主要病机是饮停下焦,气化不利,水饮逆动所致。“脐 下有悸,吐涎沫而颠眩”的症状是由于水饮动于下,逆于中, 犯于上所致。故治疗以温化下焦,通利水道;方用五苓散。 方中茯苓、泽泻、猪苓淡渗利水,使水饮从小便而去;桂枝 解肌发汗以散饮,化膀胱之气以利水,且具平冲降逆之功而 使水饮表里分消;白术健脾利水,诸药合用,共奏温阳化气 利水之功。 【辨治要领与思路】 ①本条主症除形体消瘦,脐下筑筑悸动,吐涎 	沫,头目眩晕外,还应有小便不利之症。因 	水无去路,停于下而动逆于上,故致该证。  ②注意饮食的宜忌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原文“多 	饮暖水,汗出愈”,是指籍暖水之温以助药力, 	通玄府,使部分水饮之邪由汗而解。 【临床应用】 凡水湿蓄积,小便不利的水肿、癃闭;水饮 上冲的眩晕、晕厥、脑积水、过敏性鼻炎、 急性吐泻;水湿外淫,郁于肌肤的湿痹、湿 疹等病症,见舌苔白滑或腻,脉弦紧者,以 五苓散加减治疗均有效。本方临床上多用汤 剂,应用本方时还要注意各药的用量比例, 即泽泻量宜大,一般在12克以上,桂枝量宜 轻,一般3克,余药用9克为宜。 4.饮逆致呕 【原文】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 夏茯苓汤主之。方见上。(41) 【释义】 本条论述水饮上逆致呕的证治。 一般情况应先呕吐损伤津液后再出现口渴,本条先口渴后呕 吐,是由于病人本为停饮之体,因脾不散津,津不上承而出 现口渴。因渴而饮水过多,水停心下成为新饮,水饮不能下 行反而上逆则出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