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件 班主任工作案例.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件 班主任工作案例

教育叙事 ——点亮一盏灯 湖南娄底九小 廖芳我曾教过这样一名学生,他叫张才秀。脑瓜子灵活,可就是出了名的调皮,作业不做是常事,上课不但自己不听,还要影响别人,经常和同学打架,甚至有小偷小摸行为,后来通过家访我了解到这个学生父母离异,现跟其母、后爸生活在一起,对后爸有抵抗情绪,对亲妈也心存埋怨。知道这一情况后,我对这个学生给予了更多的关爱,经常找他谈心,想用师爱去感化他那颗冰冷的心。最难忘的是一天下午,有一个学生偷偷告诉我:张才秀偷了班上一名学生的日记本和钱,当时,我确实很生气,本想找他问个究竟,并严厉批评。后又一想:这学生家庭环境特殊,千万不可让班上其他同学知道,让他在班上更加抬不起头。当天下午放学后,我找到他,他似乎预感到什么。我先是和他聊家常,并不时抓住他闪光点表扬他,他的心一下子放松下来。然后,我再笑着问他:“你是不是没有日记本?”他没做声,我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日记本对他说:“这个本子是老师送给你的,收下吧。”他接过日记本,脸一下就红了。我观察到他已经认识到了错误,便接下去说:“一个人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改正错误的勇气,老师相信你这是最后一次,也会替你保守这个秘密,本子上老师写的几句话,你好好看看吧!”我的这番推心置腹的话语终于感动了这个学生。第二天,他把东西和钱主动还给了那位被偷的同学。从这以后,张才秀同学各方面都进步很大。我打心眼里替他高兴,更加鼓励他,表扬他,还让他担任班干部。作文本上,张才秀同学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廖老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就是那个重新给了我自尊的人,是您的行为和言语让我走到今天。” 案例分析:这是我教学生活中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它给了我以下启示: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都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因为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少年儿童,所以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张才秀这样特殊的后进生我主动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张才秀的家庭情况情况比较特殊,缺少父母足够的关爱,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也容易产生厌恶、憎恨心理。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树立做个好学生的念头,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 在后来的班主任实践工作中,我更加清醒地知道:做班主任的,遇事千万要冷静,要多替学生着想,用你的真诚去打动学生的心灵,让你的热忱去点亮他的灯火,让他的心灵深处永远有一盏不灭的灯。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