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梁起重机零件称 大修理项目 技术标准.docVIP

单梁起重机零件称 大修理项目 技术标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梁起重机零件称 大修理项目 技术标准

序号 零件名称 大修理项目 技术标准 1 吊钩 (1)拆卸检查吊钩、轴、横梁、滑轮、轴承并清洗润滑(2)检查危险断面磨损状况(3)吊钩的试验(4)板钩检修 (1)吊钩、横梁、滑轮轴、不准有裂纹,螺纹部分不应松脱,轴承完好,转动滑轮,螺纹退刀槽处有刀痕或裂纹者应更换。(2)危险断面磨损超过原高度的10%的应作更换。(3)大修后,吊钩应做试验检查,以1.25倍的额定负荷悬吊10分钟,钩口弹性张开量不应超过钩口尺寸的0.25%,卸载后不应有永久变形和裂纹;(4)板钩铆接后,板与板的间隙,不应大于0.3mm2 钢丝绳 (1)断丝检查(2)径向磨损量(3)变形检查(4)钢丝绳润滑 (1)1个捻距内断丝数超过钢丝总数10%的应按标准报废(2)钢丝径向磨损超过原直径40%的,整根钢丝绳应报废(3)钢丝绳直径缩细量至绳径70%的扭结,绳芯处露,断股者应报废换新钢丝绳(4)润滑前先用钢丝刷,煤油等清洗,用钢丝绳麻脂(Q/SY1152-65)或合成石墨钙基润滑指(SYA1405-65)浸涂饱和为宜 3 滑轮组 (1)拆洗检修滑轮组,检查裂纹(2)滑轮槽的检修(3)轴孔的检查(4)装配 (1)滑轮轴不得有裂纹,轴颈不得磨损原直径30%,圆锥度不大于5%,超过此值即应更换(2)用样板检查滑轮槽形,径向磨损不应超过壁厚的30%,否则应报废。不得超过标准者可补修,大修后用样板检查,其底部与侧向间隙均不应大于0.5mm,轮槽中心线与滑轮中心线的偏差不应大于0.2mm,绳槽中心对轮廓端面的偏差不应大于1mm(3)大修后,轴孔允许有不超过0.25CM2 的缺陷,深度不应该超过4mm(4)装配后,应能用手灵活转动,侧向摆动不得超过D/1000。D-滑轮的名义直径 4 卷筒 (1)卷筒绳槽(2)卷筒表面(3)卷筒轴(4)装配与安装 (1)绳槽磨损超过2mm应重新车制,大修后绳槽应达到图纸要求,但卷筒壁厚不应小于原厚度的81%(2)卷筒表面不应有裂纹,不应有明显的失圆度,压板螺钉不应该松动(3)卷筒轴上不得有裂纹,大修理后应达到图纸要求,磨损超过名义直径的5%时,应更换新件(4)卷筒轴中心线与小车架支承面要平行,其偏差不应大1mm/m,卷筒安装后两轴端中心线偏差应不大于0.15mm 序号 零件名称 大修理项目 技术标准 5 车轮 (1)车轮踏面磨损(2)两个相互匹配车轮的直径偏差(3)轮缘磨损与折断,变形(4)车轮裂纹(5)踏面椭圆度(6)车轮组装配 (1)车轮踏面磨损量超过原厚度的15%时应更换新件,没超过此值,可重新车制、热处理修复。车轮直径应在公差范围内,表面淬火硬度HB300~500,对车轮直径大于Φ400mm的淬火层厚度应大于20mm;小于Φ400mm时,淬火层厚不应小于15mm。(2)主动车轮直径偏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0.1%,从动车轮则不应超过0.2%,电动葫芦车轮直径偏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1%,从动车轮不应超过0.2%;电动葫芦车轮直径偏差不应超过名义直径的1%(3)轮缘磨损量达原厚的50%或折断面积超过30mm2应报废,轮缘厚度弯曲变形达原厚度20%应报废。(4)车轮发现裂纹则应报废(5)车轮踏面椭圆度达1mm应报废(6)安装好的车轮组件,应能手转动灵活,安装在同一平衡架上的几个车轮就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允许偏差为1mm 6 车轮轴与轴承 (1)轴颈的检修(2)裂纹的检修(3)滚动轴承的检修(4)滑轮轴承间隙的检查(5)轴键间隙检查 (1)轴颈在大修后的椭圆度、圆锥度不应大于0.03mm(2)用磁力或超声波探伤器检查轴,轴上不得有裂纹,划伤深度不得超过0.03mm(3)圆锥滚子轴承内外圈之间允许有0.03~0.18mm范围内的轴向间隙。轴承压盖调整间隙应在0.5~1.5mm的范围之内(4)轴与轴瓦的允许间隙(mm)如表a 轴颈 主动轴间隙 从动轴间隙 20~40 0.6 1.2 40~90 0.8 1.6 (5)轴与键的径向允许间隙(mm)如表b 轴径 20~40 径向允许间隙0.1~0.3 41~90 0.1~0.4 键槽与键侧向允许间隙(mm)如表c 轴径 20~40 径向允许间隙0.1~0.2 41~80 0.2~0.3 80 0.3~0.5 序号 零件名称 大修理项目 技术标准 7 齿轮与减速器 (1)拆解减速器清洗检查齿轮磨状况(2)齿面的检查(3)轴的检修(4)轴承的检修(5)装配检查①中心距:用千分尺或专用的游标卡尺测量齿轮的中心距离②齿侧齿顶间隙,可用压铅丝法测量③啮合面积的检修(6)运转试验 (1)起升机构减速器第一轴上的齿轮磨损量不应超过齿厚的10%,其余则应小于20%;大小车运行机构减速器第一轴上齿轮磨

文档评论(0)

jiayou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