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椎间孔镜手术系统ppt课件
椎间孔镜手术系统;第一篇基础回顾;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能小——不大
能简单——不复杂
能保守——不手术
能微创——不开放 ;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治疗——保守治疗;介入治疗;经皮椎间盘切吸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射频靶点消融术;胶原酶溶解疗法;;开放性手术治疗;; 控制旋转,维持脊柱轴线排列;防止后突;;Wallis ;椎弓根动态固定;椎弓根动态固定;一、据统计,第1次发病后90%的病人症状能缓解,但第2次发病时,仍有90%的病人症状能缓解,但其中50%的病人的症状会复发,此时应考虑手术。当第三次发病时,症状虽能缓解但几乎所有的病人将继续复发,此时应建议手术治疗。
二、当确诊后约有10~20%的病人需经手术治疗,在美国每年有20万人行椎间盘手术,不同国家和种族手术率各异,每年每百万人手术人数为:英国80人,以色列125人,瑞典180人,南非白人360人,南非黑人0.5人,加拿大540人,美国700人,中国9人。这与科学知识普及率及人群素质有关。
三、最新统计,由于新技术的应用,手术风险已由原来的10%下降到1%不到。且大部分与误诊有关。;椎间盘突出症本身的发病机理决定了它的可复发性。
疗效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诊断,治疗本身,更重要的在于改变您不健康的生活行为。
预防保健至关重要。;一种方法可以治好所有的椎间盘突出症。
千万不要手术,弄不好就会瘫痪。
手术治疗后,症状立刻就会消失。;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第二篇椎间孔镜手术;椎间孔入路;后外侧入路(YESS技术);后外侧入路的局限性 ;远外侧或水平入路;后路或椎板间入路;神经根;椎间盘镜(MED镜);椎间孔入路——TESSYS技术;椎间孔镜技术的问世,应当说是微创治疗的深入革命。国外文献报告术后随访31个月,优良率81.4%。国内周跃等报告显示为88.4%。
德国Hoogland教授对TESSYS技术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进行了全面改进和升级,研发出新一代的椎间孔镜maxMore spine椎间孔镜系统,提升优良率至98%。(优良率与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成正相关)
突出的优势:微创(切口0.8cm)
安全(可视化,局麻)
恢复快(躺着???手术室,走着出手术室,不影响正常饮食)
不损伤脊柱稳定性,也不造成运动节段的丢失
可以从单侧手术一直减压到对侧神经根下方;椎间盘镜(MED镜)与椎间孔镜的区别;椎间孔镜技术发展简史;YESS技术(Yeung endoscopic spine);TESSYS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rm);神经根走行及毗邻关系;出孔根;椎间孔的解剖:
椎间孔为侧隐窝外侧的骨性通道。
上壁:为上位椎弓根下缘;
下壁:为下位椎弓根的上缘;
前壁:从上到下分别为上位椎体的后外下缘,椎间盘的后外缘和下位椎体的后外上缘,三者之间高度比上位椎体占据最多,下位椎体最少,椎间盘居二者之间;
后壁:上下小关节突前面。 ;手术纳入标准;手术排除标准;椎间孔镜手术的特点;max Morespine椎间孔镜手术系统;器械的升级(骨钻)——二代椎间孔镜;;手术操作流程;1. 定位及麻醉:
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
定位:标记髂嵴位置,脊中线旁开9~13cm,根据不同节段调整
参考距离:L5-S1 自中线11~13cm
L4-L5 自中线10~11cm
L3-L4 自中线9~10cm
麻醉:通过穿刺针推注0.5~1%的利多卡因,逐层麻醉至上关节突肩部;2. 皮肤切开一8mm切口至皮下。
3. 置入导丝,拔出穿刺针。
4. 沿导丝分别套入3.0mm和6.2mm软组织扩张管至上关节突。
5. 沿导丝套入TOM针筒,拔出导丝,插入针芯,锤击,使针尖进入上关节突2mm左右。拔出针芯,再次置入导丝,拔出TOM针筒。;6. 沿导丝分别套入4mm、6mm、7mm、8mm及9mm各级骨钻扩大椎间孔。C臂机下正位显示骨钻尖端接近脊中线,侧位显示尖端接近椎体或椎间盘后缘。;7. 拔出骨钻,沿导丝放入6.2mm软组织扩张管。再在扩张管外面套入工作套管,C臂机正位显示工作套管尖端接近脊中线,侧位显示尖端接近椎体或椎间盘后缘。
;8. 拔出扩张管及导丝,从工作套管植入椎间孔镜。
9. 在镜下用各类钳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