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金石地理位置所反映的越南历史-朝阳科技大学.DOC

金石地理位置所反映的越南历史-朝阳科技大学.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石地理位置所反映的越南历史-朝阳科技大学

金石地理所反映的越南漢化勢力 Observing Sino-Conversion of Vietnam from the distribution of stone rubbings 計 畫 編 號:CYUT91-G-003執行期限:91年1月1日至91年11月3日 主持人: 執行機構及單位名稱: 以越南金石拓片所展現的人文的分布,恰與文獻與考古資料中越南國家的發展是一致的,主要以各皇族及地方勢力為中心,而各地方勢力及皇族勢力的起源,則以與中國的地緣關係有關,自拓片金石的地理分布,可以發現李陳二朝金石大多在紅河流域、九真地區及中越交通線上,可知越南國家之發展和中國與越南間長期的密切地理關係有關。 關鍵詞:越南、漢文金石、歷史地理、北屬時期、中越交通線、中國、文化傳布 Keyword: Vietnam, Chinese epigraph, historic-geography, period under Chinese sovereignty, Sino-Vietnam communication route, China, cultural dissemination 由於種族、文化、地理上的關聯性,越南在歷史的演進過程中,也與中國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越南與中國,由上古時期自然的交互涵化的狀態,逐漸發展成為政治力的支配現象,則是自秦始皇征嶺南,設置象、南海、桂林三郡始,雖說象郡是否包含今越南北方,學界尚有爭議,但如果秦始皇已於廣東、廣西地區設郡,越南北方欲不受到秦朝政治力之影響,恐非易事,嚴耕望師主張,秦之疆域在始皇二十六年時是以內史及三十六郡為疆界,「北起長城,南抵五嶺,東至於海,西抵洮水、岷、峨、沅、湘」,「大抵以自然地形為區劃」。統一後,繼續開拓疆土,在三十三年左右,建置南方四郡及河套之九原郡: 今略測其邊界如下:…由長城西端向東南,沿嘉陵江上游南,又折而西南,約經今平武、茂縣境,又西南略走岷江、大渡河間,至峨邊、馬邊等地,又向東略循今川、黔省界,有黔省東北隅,又折而南,略循今湘黔省界,經廣西中部,又南至中南半島,有今越南之北中部。 秦始皇開拓疆土,設置郡縣既以自然地形為區劃,始皇三十三年設象郡所代表的意義,便是秦朝的政治勢力已過嶺南。自此以後,在中國主流漢文化的政治影響下,越南漢文化的特徵逐漸明顯,成為漢型文化圈中的重要份子。但越南本土的文化特色,在屬於漢文化的邊陲地帶的地理環境中仍能保持相當的自主性;同時,因為處於大陸漢型文化與次大陸印度型文化的走廊地帶,使得越南所呈現出的文化十分特殊,不僅具有中國文化圈中的一些典型色彩,也孕育出融合漢文化與地方性傳統文化的獨特個性。 自西漢以後,越南的交趾、九真等地一直都正式設立郡縣,成為中國地方行政治度中的一環,但觀察中國中央政府對於越南地區的統治,尚可分為正州與羈縻州兩種狀態,整個北屬時期,都延續這樣的統治方式。這也使得越南在國家的發展上,受到中國政治制度相當大的影響。然而本文所希望討論的是由金石銘文探討漢文化對於越南發展的影響。 金石是人文環境的一種表現,不管是依山而製的摩崖,還是人為修製的鐘鼎碑誌,每一件金石都需要集體的力量方能製成,因此,有金石的地方,大都能反映出人文歷史的發展狀況。越南金石的製作與中國極為相似,完全可以以理解中國金石的方式來理解越南金石的一些內涵。目前本人所執行的越南漢文碑銘計畫,將越南現存的二萬五千件金石拓片資料,逐件整理研究,在這些拓片所反映出的金石位置中,我們可以看出越南歷史時期,金石分布的地理狀況與人文環境間的相互關係,亦可藉金石分布所彰示的人文現象找出歷史發展的一些脈絡,茲以越南北屬及李陳時期的漢文金石作一初步的分析。 一、北屬至李朝金石銘文之地理分布 越南漢喃銘文第一集拓片目錄及分布地 序號 碑 名 源地 年代 編號 1 大隋九真郡寶安道場之碑文 清化東山 618 20945 2 青梅社鐘 河西青威 798 30270 3 天威徑新鑿海派碑 廣西防城 870 《安南志略》 4 日早古鐘 河內慈廉 948 無編號 5 佛頂尊勝加句靈驗陀羅尼 寧平花閭 973 VB1 6 佛頂尊勝加句靈驗陀羅尼 寧平花閭 979 VB2 7 佛頂尊勝加句靈驗陀羅尼 寧平花閭 979 VB3 8 佛頂尊勝加句靈驗陀羅尼 寧平花閭 979 VB8 9 佛頂尊勝加句靈驗陀羅尼 寧平 十世紀 VHT2 10 阿彌陀佛象頌 河西國威 1097 VB9 11 安穫山報恩寺碑記 清化 1100 17539~17540 20950 12 保寧崇福寺碑 宣光霑化 1107 20946 13 天福寺洪鐘銘文 河西國威 1109 《金文類聚》A.1059/2 14 崇嚴延聖寺碑銘 清化厚祿 1118 20953 1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