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0
篇 一 第
置 建
第一篇 建置
果陇村今属普宁市区燎原街道辖。位于广东省东部潮汕平原西境,练江上游与中游
交接的白坑湖新区,为普宁市区北部。东毗四坽头、渔新、小扬美村,南邻乌石、光南、
新寨村,西连泥沟、大员、夏地、白坑村,北接半径、马厝宅村。西北为白坑湖水库,
东北为鸡笼山。地理坐标为东经 116°09′~116°11′,北纬 23°19′~23°11′,与北京同时区,
平原海拔均在 10 米以下。区域东西长(最长)约 2.2 公里,南北宽(最宽)约 2.89 公里,
村界线周长约 8.5 公里,村域总面积近 7 平方公里,其中鸡笼山与练江水面占地 0.6 平
方公里,折合 900 亩,平原面积 6.35 平方公里,折合 9525 亩。为普宁市面积的 0.39%,
普宁市区面积的 2.76%。
果陇村为普宁市区北缘的交通枢纽。古有潮州至广州官道于村中心穿过,白坑湖为
练江水运始发点。今陆路有省道 S236 线(揭神)贯穿果陇村,村西 1 公里有普揭高速
公路互通式出入口。果陇村政大楼距普宁市人民政府 6 公里,东距汕头市 53 公里,北
距揭阳市榕城 38 公里,西距省会广州 380 公里,南距离南海海岸 30 公里,距普宁高铁
站 10 公里。
第一章 隶属沿革
第一节 置寨前的隶属关系
今果陇地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繁衍生息。秦始皇三十三年(前 214)属南
海郡,揭阳戍。汉武帝元鼎六年(前 111)属揭阳县地。东晋咸和六年(331)隶属东
官郡潮阳县。东晋义熙九年(413)为义安郡潮阳县。隋开皇十一年(591)为潮州潮阳县。
隋大业三年(607)为义安郡潮阳县。唐武德四年(621)为潮州潮阳县。唐开元二十一
年(733)为江南道潮州潮阳县。唐天宝元年(742)为潮阳郡潮阳县。唐乾元元年(758)
为潮州潮阳县。南宋绍兴二年(1132)为潮州海阳县。南宋绍兴十年(1140)复潮州潮
阳县。元至元十七年(1280)为潮州路潮阳县。明洪武二年(1369)为潮州府潮阳县地。
第二节 置寨后的隶属关系
南宋祥兴二年(1279)庄公从到此地开基,当时称湖口、渔湖塘口、渔塘口,为庄、
李、王、陈、卓、杜、洪、林、苏、蒋、方、柳、黄、何、马、张等十多姓同处的村寨。
1280 年庄公从留下长子庄敷言、次子庄清素于渔塘口创业,改名涸垄,后又改名果陇,
属潮阳县 氵戎水都辖。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朝廷决定从潮阳县析出洋乌都、氵戎水都、黄坑都置普宁县,
果陇属普宁县 氵戎水都。明万历十年(1582),洋乌、 氵戎水两都又划回潮阳县,果陇又
属潮阳县。清雍正十年(1732)六月又划潮阳 氵戎水都 170 村,洋乌都西部 45 个村,贵
山都西部 93 个村归普宁县管辖,果陇又随 氵戎水都归普宁县。以后清沿明制,至 1912 年前,
果陇都是在寨、村、屯、乡之间的名称更换。按明清政制,设地保一职,任务是“征粮
募役”。
中华民国时期,普宁县行政区划多次变动:民国创建,废除封建帝制,实施新建制。
民国 5 年(1916)地方实行邻里制。民国 10 年(1921)批准普宁县设 9 个区,162 个乡,
3 个镇,果陇为乡,属流沙区辖。民国 20 年(1931)普宁县划分 9 个区,168 个乡,果
陇乡公所增设户籍干事。民国 23 年(1934)普宁县划分 9 个区,151 个乡,4 个镇,实
行联保制度,以 5 户为一邻,5 邻为一里,实行 5 户联保。民国 26 年(1937)撤销邻里制,
实行保甲制,乡以下设保,保以下设甲,全县划为 6 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