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6章 收入分配、贫困9
发展经济学 第十六章 收入分配与消除贫困 平等与效率——艰难的抉择 丰裕中的贫困 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不平等与绝对贫困化 向贫困宣战——消除贫困的理论分析与政策安排 贫困的事实: 全球60亿人口中,大约有一半的人的生活水平低于每人每天2美元 大约有1/5的人——12亿人——生活水平低于每人每天1美元 中国贫困线: 2008年由于国家调整划分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下(月均纯收入低于99元)的人口通称为贫困人口 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朱棣建立了“贵州布政使司”(之前由三个“宣慰使司”构成) 2008年,贵州全省贫困人口585.38万人,贫困发生率17.4% 其中,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人口440.71万人,贫困发生率21.5% 贵州扶贫开发重点县(50个):(占所有县级单位的18.94%)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水城县、盘县 遵义市: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习水县 安顺市:普定县、镇宁县、关岭县、紫云县 铜仁地区:江口县、石阡县、思南县、印江县、德江县、沿河县、松桃县、 黔西南州:兴仁县、普安县、晴隆县、贞丰县、望谟县、册亨县、安龙县、 毕节地区:大方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 黔东南州:黄平县、施秉县、三穗县、岑巩县、天柱县、锦屏县、剑河县、台江县、黎平县、榕江县、从江县、雷山县、麻江县、丹寨县、 黔南州:荔波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长顺县、三都县 什么是平等? 什么是效率?P408 规模收入分配、功能收入分配P409 什么是贫困?P427 什么是丰裕中的贫困?P419 如何衡量平等? 洛伦兹曲线 如何衡量平等?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的 值在0到1之间 一般而言,基尼系数的值在0.2~0.35之间是合适的。 基尼系数的不足之处:工业化进程之中,基尼系数难以表达社会福利是否改善;对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改善反应迟钝。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 从 1978 年到 2004 年间,全国基尼系数从 0.31 增加到 0.47。 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与南美的平均水平相当。 在中国,最富有的 20% 人口拥有中国 50% 以上的收入,最贫穷的 20% 人口的收入仅占 4% 要平等还是要效率 ? 马太效应、凯恩斯的收入分配决定论 剑桥学派的回应 结构主义的观点 ——库兹涅茨的倒U曲线 发展中国家是否也要走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回忆关于环境问题的争论。 收入分配向高收入阶层倾斜是否会带来储蓄水平的提高——资本出逃 普通人受教育水平、健康水平下降 收入分配向低收入阶层倾斜有利于拉动国内需求,增强居民的信心 如何来改善收入分配(减少贫困)? 机会的均等 ——香港平等机会委员会 赋权 社会保障 什么是贫困? 世界银行的标准:每人每天 1 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 P429 贫困理论 为什么许多发展中国家难以摆脱贫困? 回忆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人口—资源环境—贫困恶性循环 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低水平陷阱理论 中国贫困问题的改善 1981年,中国贫困人口总数的63.8% 据世界银行估计,截止2006年年底,中国大约有1.05亿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8%。 目前,中国城市贫困人口比例大约维持在7%。 中国贫困的特征: 贫困人口绝大部分集中在农村 贫困人口分布集中于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西南喀斯特地区、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北方黄土高原地区、西北荒漠化地区 少数民族贫困问题 根据世界的经验,当一国绝对贫困人口下降到总人口的10%以下时,短期内,依靠经济消除贫困,依靠他们自己的力量,很难摆脱贫困。 需要政府机构有计划的扶贫 丰裕中的贫困? 如果说20世纪之前的贫困是因为经济增长的匮乏,那么,今天的贫困更像是经济增长的结果 经济增长的同时,财富在增长,同时贫困也在增长 产生的原因? 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 国际分工中的温特尔主义 目标1:消灭饥饿与贫穷 马拉维: 借助于国家投入补助方案,马拉维在2007年实现了53%的粮食盈余,而就在2005年,该国还面临着43%的粮食短缺。 目标1:消灭饥饿与贫穷 越南: 越南在农业研究和推广方面的投资,使得饥饿儿童比率减少了一半以上,从1991年的28%降至2004-2006年的13%。此外,体重不足儿童比率也减少了一半以上,从1994年的45%降至2006年的20%。 目标1:消灭饥饿与贫穷 尼加拉瓜: 尼加拉瓜成功将饥饿人口比率降低了一半以上,从1991年的52%降至2004-06年的21%。 目标1:消灭饥饿与贫穷 巴西: 在巴西东北部,作为儿童营养不良比率从1996年的22.2%下降至2006-07年的5.9%。 加纳: 从1991年至2004年,加纳营养不足人数下降了34%,仅占人口的9%。 目标2:普及小学教育 肯尼亚: 通过取消学费,肯尼亚在短时间内使小学入学人数激增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