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及社政单位合作模式.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學校與社政單位的合作模式 ---以家暴為例 服務信念 每個人都有免於受暴的權利 沒有人可以任何理由對他人施暴 家庭暴力不是家務事,是犯罪行為 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 每個人都有免於受暴的權利 我們尊重每一個人是獨立且完整的個體,不因其身分而有所區別。免於受到暴力的威脅,是每一個人的權利。 沒有人可以任何理由對他人施暴 暴力的發生沒有理由和藉口,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對他人施加暴力,暴力行為不應該被容忍及接受。 家庭暴力不是家務事,是犯罪行為 家庭暴力不是家務事,跟其他的暴力行為一樣,亦即任何的暴力行為都是犯罪行為。 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 依據中華民國憲法第七條:「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每個人都應該享有基本的生存權利、擁有隱私權的權利、獨自選擇的權利、獨立自主的權利。 學校與社政單位的合作 壹、兒童虐待警兆分析 貳、學校專業對兒童虐待的因應措施 參、案例介紹 壹、兒童虐待警兆分析 兒童及青少年遭受虐待的種類 身體虐待 性虐待 疏忽 精神虐待 附件:警察調查記錄表 身體虐待 有責任照顧兒童及少年福祉者,本人或准許他人施加於兒童身體,或應注意而未注意,導致兒童受傷、死亡、外型損毀或任何身體功能毀壞者。 疏忽 因為無知、有意或無意的忽視而致照顧不當,使兒童的身心受到傷害或可能受到傷害。 性虐待 家中任何人對兒童或少年的身體隱私部位以強迫或誘騙的方式加以碰觸(從暴露性器官、撫摸到性交),受害者通常處在劣勢、受控制的地位,使性虐待的事實不易被發覺。 精神虐待 包括辱罵、恐嚇、藐視或排斥兒童及少年或持續地對其有不合情理的差別待遇,導致兒童及少年在智能、情緒、心理及社會各方面發展上有明顯的傷害。 兒童保護案件施虐情形統計 93年度兒童保護案件共6188件 施虐因素統計 施虐者身份統計 資料來源:兒童局 施虐因素統計 施虐者統計 如何辨識兒童/少年是否受到虐待 疑似身虐待的指標 疑似精神虐待的指標 疑似疏忽的指標 疑似疏忽的指標 疑似身虐待的指標 不明原因的瘀傷或傷痕 不明原因的燒燙傷及灼傷 不明原因的骨折或脫臼 行為舉止異常 其他 疑似精神虐待的指標 偏差習慣:如尿床、餵食困難。 呈現退縮的行為,如偷竊、破壞行為。 攻擊及欺負其他同學,或以難聽的字眼辱罵他人。 情緒或智能發展遲緩。 容易自責,自我概念低落。 疑似疏忽的指標 身體出現的狀況 如頭髮、衣服、身體沒洗、衣服髒亂、營養不良、經常性飢餓 、上課時呈現疲憊、無精打采的樣子或有打瞌睡 … 行為舉止異常 偷竊金錢或食物、常沒有吃早餐 、衣著不合、打零工維持家計、長期被關在家裏、籠子裏… 疑似性侵害的指標 身體出現的狀況 外生殖器部位(肛門、陰道、會陰等)有瘀傷、撕裂傷、腫脹、破皮或流血等情形 、排尿或排便時疼痛 、走路或坐下困難 、生殖器疼痛或搔癢 、罹患性病或懷孕… 行為舉止異常 害怕與異性接觸、害怕學校的健康檢查 、不喜歡參加體能活動或體育課、出現奇特或不尋常的性行為、言語上表達受到侵害、極度害怕身體與他人接觸… 兒童及少年保護通報 通報制度及通報相關法令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34條、第61條) 家庭暴力防治法(第41條、第51條) 性侵害防治法施行細則(第5條) 通報的方法 書面通報:家庭暴力及兒少保護通報表 相關規定:24小時內、書面、電話、傳真 通報時需提供的資料 兒少保護案件處理流程 貳、學校專業對兒童虐待的因應措施 第一級:宣導預防 第二級:危機防範 第三級:保護救援 學校專業對兒虐的宣導預防 根據劉邦富(2002)分析1994-2001年台灣地區兒少保護案通報資料,顯示兒童虐待的原因,依序為:施虐者缺乏親職知識、婚姻關係失調、缺乏支持系統、情緒不穩定、酗酒、貧困、失業、對受虐兒不實際的期望、暴力傾向、罹患精神疾病、權力控制慾高、藥物濫用等因素。 學校專業對兒虐的宣導預防 台灣兒童福利聯盟副董事長馮燕指出,國內兒虐案這兩年有暴增的趨勢。十年前每年約四百件,2003年增加為8013件,2004年第一季又較去年同期增加10%,從1168件增為1287件,估計每一小時就有一件兒虐;施虐者81%是父母,其他也都是兒童最親近的人;施虐原因以缺乏親職教育最多,佔30%,另外是失業和貧窮等經濟有關的因素(中國時報) 學校專業對兒虐的宣導預防 對家長實施親職教育 協助家長認知兒童人權 加強家長的性別教育 學校專業對兒虐的危機防範 根據內政部兒童局的統計資料,2001年台灣地區兒童受虐有4281件,其施虐者的身分,父母佔78.1%、養父母佔0.7%、照顧者佔4.6%、親戚佔6%、同居者佔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