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有文学才华但做人不及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萧红有文学才华但做人不及格

萧红有文学才华但做人不及格张耀杰:蒋泥: 刘再复先生说,现代小说史上最精彩的四个中篇小说,是萧红的《生死场》、鲁迅的《阿Q正传》、张爱玲的《金锁记》、沈从文的《边城》。翻译莫言等作家作品的葛浩文教授,专门从美国去到哈尔滨,实地走过萧红生活过的地方。这些大家对萧红的评价都很高,可见萧红的文学成就和地位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再研究。现在先请张耀杰教授谈谈他对萧红的研究。 张耀杰:我在《民国红粉》中写萧红的那篇文章的标题是《萧红:情痴作家的错爱人生》,这是一篇历史传记,主要关注的是萧红这个人,而不是她的文学作品。我觉得萧红这个人除了拥有文学才华和文学地位以外,是没有任何优点的,她在做人方面是不及格的。作为一位女性,她的人生经历当然有值得同情的地方,她本身的生命体验非常独特。萧军当年的小说《烛心》就是写他与萧红的事情,萧军初见萧红的第二天晚上就强行与她发生了性关系。这件事对于萧军来说,一方面是有救人的冲动,是一种侠义,但更多的还是一种性冲动。萧军当时把老婆和女儿赶去老家,已经一个人孤单了几个月。如果萧红不是一个年轻女性,我觉得萧军肯定不会去拯救她的。 萧红在文学作品中写得最多的,就是她的祖父张维祯对于她毫无节制的隔代溺爱。张维祯晚年丧子,三个女儿出嫁后也先后去世,于是他将当时12岁的萧红之父张廷举过继到自己名下。萧红出生时,张维祯已经是62岁的老人,他非常疼爱这个孙女。张维祯这个人没有东北汉子的那种野性,他是一个滥好人,虽然饱读诗书,但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做,一辈子无所事事。张家本是呼兰县的豪富之家,现在去萧红故居看一看,那是一个七八千平方米的大院子,张家当初有商号、油坊、烧酒厂、面粉厂等许多产业,都是在张维祯手里给败掉了。连张维祯的妻子都看不上他,不让他管理家事,只让他做一件正经事情,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把家里祖传的一套祭祖用的锡器擦洗一遍。就是这样一位老人,他无限制地溺爱、纵容童年的萧红,结果养成了萧红骄纵任性、从来不替别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分担责任的病态性格。萧红7岁的时候,祖母范氏去世,萧红便主动要求住进祖父的房间,祖父从这时开始教她读《千家诗》,《千家诗》里面的千古名句的确陶冶了萧红的文学才华,可是却没有教给她现代文明社会的自由自治、自食其力、契约平等、诚信待人等价值观念和责任意识。萧红的父亲张廷举是小学教员和小学校长,可能为人比较严肃冷漠。萧红的母亲一连生育了一女三男四个孩子,萧红的大弟弟生下不久便夭折了。这样的一位母亲是很辛苦也很悲惨的,加上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她对萧红的照顾应该是不太周全的。但是,萧红显然是用无所事事的祖父对自己的无节制溺爱来要求父母的。萧红的母亲在她10岁那年就去世了,萧红后来回忆小时候对于母亲的印象,就是童话故事里老巫婆的形象:鼻子高高的,下巴长长的,手是细长的。她还回忆过父亲对她的冷落。萧红对于父母的亲情竟然如此淡漠,我觉得她这个人的人格是不健全的。萧红长大后一次一次犯错误,一次一次放纵自己去找和自己一样不靠谱的男人,主要是她自己的原因,而不是父母当真有多么恶劣。 萧红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是她与萧军的相遇。“黄金时代”的出处是1936年11月19日萧红从日本东京写给萧军的一封信。当时萧军追求别的女人导致两个人感情破裂,萧红独自去日本心理疗伤。有一天晚上,萧红给萧军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说今天晚上月色很好,环境很宁静,“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萧红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我这些年遭遇了这么多不幸,现在终于可以通过写作自食其力,不用再为花钱发愁了,我应该珍惜自己的个人幸福,这也就是我的黄金时代了。但是萧军始终认为一个人不能为自己活着,要为大多数人活着。从一开始萧军给萧红灌输的就是这样的理念。 就在萧红感悟到自己的黄金时代的同时,为其精神导师鲁迅操办丧事的萧军,竟然与黄源的夫人许粤华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婚外情,并且导致许粤华怀孕引产。萧红得到消息匆匆回到上海,两人又开始新的争吵。萧红为此又到当时的北平去心理疗伤,萧军就写信给她说:我们俩因为感情不合而闹出来的矛盾,对于文学家来说是很好的材料,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写成作品之后就可以为整个民族做出贡献。萧红在写给萧军的回信中,一下子就把萧军阿Q式男权骗子的精神伪装给扒掉了。她说你整天告诉我不能为一个人着想,而要为大多数人和整个民族着想。可是你自己整天干的是什么事情呢?你见一个女人追一个女人,谁见到你为大多数人去着想、去工作了? 这里涉及到一个最为基本的文明常识:家庭是私人空间,最需要的就是男女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为大多人工作,是公共领域内的公共事务,需要经过严格的选拔或选举授权程序。凡是在家里对自己的妻子说你不能为自己的个人幸福而生活,我也不能为你一个人的幸福而生活的男人,一定是在自欺欺人地耍流氓。萧红关于黄金时代的感悟,是她真正明白现代文明常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