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肾内科优势病种诊疗的方案
肾病科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诊疗方案
尿路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并侵犯尿路粘膜,所引起的炎症病变。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有细菌、病毒、支原体、霉菌、寄生虫等,其中以细菌最为多见。临床上常说的尿路感染主要是指由细菌引起的非特异性尿路感染,发生的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再发性尿路感染是指半年内尿路感染发作2次或2次以上,或1年内尿路感染发作3次或3次以上。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和《实用中医内科学》第二版(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1)小便频数,淋沥涩痛,小腹拘急引痛,为各种淋证的主症,是诊断淋证的主要依据。
(2)劳淋: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时轻时重,遇劳加重或诱发。尿液赤涩不甚,溺痛不著,淋沥不已,余沥难尽,乏力,不耐劳累。
(3)病久或反复发作后,常伴有低热,腰痛、小腹坠胀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第七版(陆再英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和《肾脏病临床与进展》(郑法雷等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年)。
尿路感染诊断标准:
①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ml。
②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个/HP,有尿路感染症状。
具备上述两项可以确诊。如无第二项,则应再作尿菌计数复查,如仍≥105/m1,且两次的细菌相同者,可以确诊。
③作膀胱穿刺尿培养,细菌阳性(不论菌数多少),亦可确诊。
④作尿菌培养计数有困难者,可用治疗前清晨清洁中段尿(尿停留于膀胱4~6小时以上)离心尿沉渣革兰染色查找细菌,如细菌l/油镜视野,结合临床症状亦可确诊。
⑤尿细菌数在104一105/ml之间者,应复查。如仍为104—105/ml,需结合临床表现诊断,或作膀胱穿刺尿培养确诊。
⑥当女性有明显尿频、尿急、尿痛、尿白细胞增多、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2/ml,并为常见致病菌时,可拟诊为尿路感染。
⑦老年男性,如有尿路感染症状,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3/m1时,可以诊断;对于存在尿路复杂情况,如前列腺肥大、尿路结石或留置导尿管等,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104/ml时,可以诊断。
再发性尿路感染是指半年内尿感发作2次或2次以上,或1年内尿感发作3次或3次以上。再发性尿路感染包括重新感染和尿路感染复发。①重新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尿细菌定量培养阴性,但在停药6周后再次出现真性细菌尿,菌株与上次不同,称为重新感染。②复发:治疗后症状消失,尿细菌定量培养阴转后在6周内再出现菌尿,菌种与上次相同(菌种相同且为同一血清型),称为复发。
(二)证候诊断
1.气阴两虚,膀胱湿热证
主症:①尿频:②倦怠乏力;③小腹不适。
次症:①尿色黄赤;②遇劳加重或复发;③手足心热;④舌质红、少津和/或脉沉细或弦数或滑数。
具备主症三项,或主症二项兼次症二项者,即可诊断。
2.肾阴不足,膀胱湿热证
主症:①尿频而短;②腰酸痛/手足心热;③小腹不适。
次症:①尿热;②口干舌燥;③小便涩痛;④舌红、少苔和/或脉细数或滑数。
具备主症三项,或主症①③兼次症②①或②③,或兼次症④①或④③者,或主症②③兼次症①或③者,即可诊断。
3.阴阳两虚,湿热下注证
主症:①尿频;②欲出不尽;③遇冷加重。
次症:①小腹凉;②腰酸痛;③夜尿频:④舌质淡苔薄白和/或脉细弱或沉细。
具备主症三项,或主症二项兼次症二项者,即可诊断。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气阴两虚,膀胱湿热证
治法:益气养阴,清利湿热。
推荐方药:清心莲子饮加减。方药:黄芪20g,党参20g,石莲子12g,茯苓15g,麦冬12g,车前子20g,柴胡12g,黄柏15g,地骨皮15g,甘草10g。
2.肾阴不足,膀胱湿热证
治法:滋补肾阴,清利湿热。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方药:知母12g,黄柏15g,生地15个,熟地15g,山茱萸12g,山药20g,茯苓15g,丹皮12g,泽泻15g,车前子20g,瞿麦15g,萹蓄15g。
3.阴阳两虚,湿热下注证
治法:滋阴助阳,清利湿热。
推荐方药:肾气丸加减。方药:熟地15g,山茱萸12g,枸杞子12g,山药20g,巴戟天12g,淫羊藿15g,制附子10g,车前子20g,瞿麦15g,萹蓄15g,薏苡仁20g,败酱草20g。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
根据病情,辨证选择三金片、银花泌炎灵、热淋清、知柏地黄丸、补中益气丸、济生肾气丸等。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证候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的“中药新药治疗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研究指导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