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35.020
L73
Q/NIOT
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企业标准
Q/NIOT 004—2016
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规
范 第4 部分:对象标识编码结构要求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national common identification management service
platform for Internet of Things—
Part 4 :Requirements of identification coding structure
(报批稿)
2016 - 07 - 09 发布 2016 - 08 - 09 实施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发 布
Q/NIOT 004—2016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4 标识总则 2
5 对象编码数据结构 2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NIOT 对象标识编码结构方案说明图 4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通行编码体系 5
I
Q/NIOT 004—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Q/NIOT 《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规范》分为四个部分:
——第1 部分:词汇;
——第2 部分:接入技术要求;
——第3 部分:子平台技术要求;
——第4 部分:对象标识编码结构要求。
本部分为Q/NIOT的第4部分。
本部分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广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佳、田野、袁博、陶源。
II
Q/NIOT 004—2016
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规范 第4 部分:对象标识编
码结构要求
1 范围
Q/NIOT本部分规定了接入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物联网对象标识的数据结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所有接入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对象标识的编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2904 商品条码 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GB/T 17969.1-2000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 注册机构操作规程 一般规程
GB/T 31866-2015 物联网标识体系对象编码Ecode
ISO/IEC 19762 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AIDC )协调词汇 第1部分:与AIDC有关
的一般术语(Information technology–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