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战争和中日战争.pptVIP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战争和中日战争

第四章 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 参考文献 中法战争部分 1、牟安世.中法战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 2、张振鹍主编.中法战争(共5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华书局,1995-2006 . 3、中国史学会主编:《中法战争》(共七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参考文献 中日甲午战争部分 1、戚其章著.甲午战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戚其章著.国际法视角下的甲午战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该书分析了日本海外扩张的思想渊源、“征韩”计划的逐步实施、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前奏、扩充军备与进行大陆作战准备、预谋战争的“陆奥外交”、甲午开战的国际背景与战争责任等内容。 参考文献 3、关捷主编.中日甲午战争全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本书共分5篇,凡六卷,即战前篇、战争篇(上、下)、战后篇、思潮篇和人物篇。《战前篇》,论述了19世纪中叶后半期东亚格局,既谈及资本主义列强在东亚的角逐,又涉及中、日、朝三国的国情,尤其重点阐明了日本的崛起和中国的衰败。《战争篇》翔实叙述了甲午战争的序幕、日本建立战时指挥机构和中日两国宣战。对每个大小战役的战备、战略和战术进行分析。《战后编》包括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及辽东的归还、保台运动、台湾之役、殖民统治及武装抗日、甲午战争的历史地位等内容。《思潮篇》记述了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至甲午战争期间的外扩思潮和中国的改革思潮。《人物篇》,分别叙述了直接参与涉及甲午战争的中国军政、文人学士等和朝鲜、日本、欧美一些国家军政、使领人员、记者等人物在战争期间的政治、军事、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4、孙克复、焦润明主编.甲午战争启示录,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5、石泉著,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北京:三联书店,1997. 6、(日)陆奥宗光著,陈鹏仁译.甲午战争外交秘录,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5. 第一节 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 一、新疆的收复和《伊犁条约》的订立 (一)阿古柏入侵新疆和英俄对新疆的觊觎 1、回族、维族起事 新疆割据纷争,给阿古柏造成可乘之机。 2、阿古柏建立“哲德沙尔”国 3、英俄企图利用阿古柏向新疆渗透 第一节 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 一、新疆的收复和《伊犁条约》的订立 (二)“海防”与“塞防”之争 1、关于该问题的主要观点 多数人认为这是清廷统治阶级内部关于应对外来侵略的两种不同政策的争论。 有人认为塞防、海防之争实质是爱国与卖国之争。 左宗棠:爱国主义者 李鸿章:卖国主义者 第一节 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 一、新疆的收复和《伊犁条约》的订立 (二)“海防”与“塞防”之争 2、李鸿章和左宗棠的各自见解 左宗棠的观点: 第一,塞防、海防同等重要,新疆是中国西北的屏藩。 第二,财政有方,海防不需挪用塞防之饷。 停兵节饷,自撤藩篱 。于海防未必有益,于边塞则大有所妨。 第三,“剿抚兼施”,“粮运兼筹”,新疆完全可以收复。 提出了规复新疆的具体方案 ,认为当时是收复新疆的有利时机。 第一节 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 一、新疆的收复和《伊犁条约》的订立 (二)“海防”与“塞防”之争 李鸿章的观点: 第一,塞防不如海防重要,新疆不如东南沿海重要。 第二,财政困难,塞防、海防不能两相兼顾。 第三,暂弃新疆,静以待变,再图后举。 北邻俄罗斯,西界土耳其、天方、波斯各回国,南近英属之印度,外日强大,内日侵削,今昔异势,即勉图恢复,将来断不能久守。 第一节 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 一、新疆的收复和《伊犁条约》的订立 (二)“海防”与“塞防”之争 3、并非爱国或卖国之争 第一,从塞防、海防之争的缘起来看,这是清廷高级官员关于国防政策的争论,有分歧意见是正常的。 第二,从塞防、海防之争的内容来看,海防论是错误的,但其中也有可取的亮点;塞防论是正确的,但其中也有不足之处。 第三,塞防、海防之争的核心是如何对待新疆问题。左宗棠坚决主张收复新疆,是爱国主义的壮举;李鸿章主张从新疆撤兵停饷,当然应该予以否定,但也应该作历史的分析。 第一节 中国边疆地区的危机 一、新疆的收复和《伊犁条约》的订立 (二)“海防”与“塞防”之争 “西域环兵不计年,当时立国重开边。 橐驼万里输官稻,沙碛千秋此石田。 置省尚烦它日策,兴屯宁费度支钱? 将军莫更纾愁眼,生计中原亦可怜。 李鸿章受“内华夏,外夷狄”思想的影响。

文档评论(0)

yx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