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管理类联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整数、有理数、实数
1.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1)设a、b是任意两个整数,其中b≠0,如果存在一个整数q,使得等式a=bq成立,则称b整除a或a能被b整除,记作b|a.
(2)(算术基本定理) 任一大于1的整数能表示成质数的乘积,即对于任一整数a>1,有a =P1P2
P1,P2
(3)整数a,b的公因数中最大的公因数叫作a,b的最大公因数,记为(a,b).若(a,b)=1,则称a,b互质。
整数a,b的所有公倍数中最小的正整数叫作a,b的最小公倍数,记为[a,b] .
设a,b是任意两个正整数,则有 ab=(a,b)[a,b]
2.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1)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称为有理数。
(2)两个有理数的和、差、积、商(分母不等于零)仍然是一个有理数。
3.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1)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为无理数。
二、整式、分式
1.整式
(1)一元n次多项式的定义
设n是一个非负整数,a0,a
a
被称为实系数多项式。若an≠0,则被称为一元n次实系数多项式,简称为
两个多项式的和、差、积仍然是一个多项式,但两个多项式的商(n不一定是一个非负整数)不一定是一个多项式。
Ⅰ两个多项式相等,对应的系数全部相等;
Ⅱ两个多项式相等,取多项式中变量为任意值,所得函数值相等。
(2)整除及带余除法
设f(x)除以g(x)(g(x)不是零多项式),商式为q(x),余式为r(x),则有f(x)= q(x)g(x)+ r(x),r(x)为零多项式或r(x)的次数小于g(x)的次数。当r(x)为零多项式(r(x)=0),则f(x)可以被g(x)整除。
当g(x)f(x)时,g(x)就称为f(x)的因式,f(x)称为g(x
(3)(余数定理)多项式f(x)除以ax-b的余式为f(
(4)(一次因式与根的关系)多项式f(x)含有因式ax-b(即
ax-b| f(x))?f(ba)=0(即ba
(4)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①a±b2=a22ab+
②a2-b2
③a+b+c2=a2+b2+c2+2ab+2bc+
④a±b3=
⑤a3+
⑥a3-b3
(6)增根:能使分式方程的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
三、平均值、绝对值
1.平均值
(1)当X1,X
X1+X2
X1=
(2)方差(S2
S
或 S
方差有下列性质,若一组数据x1,x2
则①x1+b,x
②ax1
③ax1+b,
2.绝对值
(1)若干个具有非负性质的数之和等于零时,则每个非负数必然为零。
(2)X2
(3)三角不等式,即|a| - |b| ≤ |a + b| ≤ |a| + |b|
左边等号成立的条件:ab ≤ 0且|a| ≥ |b|
右边等号成立的条件:ab ≥ 0
(4)绝对值图像
四、方程与不等式
1.方程
(1)判别式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解为x=-b±b2
(2)韦达定理
X1,X2是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则X1+ X
X1·X2=
注:即使方程ax2+bx+c=0(a≠0)不存在根,也似乎能用韦达定理表示出来,但是这种表示是不正确的,韦达定理的应用前提是方程必须存在根。即对于任何一元二次方程都必须先保证?≥0,再应用韦达定理。
2.不等式及其解法
(1)抛物线法
五、数列
1.an与Sn
(1)已知an,求sn 公式:S
(2)已知Sn,求an
2.等差数列
(1)通项: a
(2)前n项和S n:
(3)如果m+n=s+t,则有 a
(4)a,b,c成等差数列?b=
(5)Sn,S2n-Sn,
3.等比数列
注意:等比数列中,任意一项不为0
(1)通项: a
(2)前n项和S n: S n
(3)如果m+n=s+t,则有 a
(4)a,b,c成等比数列?b2
若b2=ac且b≠0?
(5)Sn,S2n-Sn,
4.特殊数列求和
(1)an=1n
Sn=
六、应用题
1.比和比例
(1)增长率p%原值a现值
下降率p%原值a现值
注意:甲比乙大p%?甲-乙乙=p% ,甲是乙的p%
(2)合分比定理:a
等比定理:ab=cd
(3)增减性:ab1 ,a+mb+m
0ab1 ,a+m
七、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
1.三角形
(1)三角形的性质:①Ⅰ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Ⅱ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Ⅰ和Ⅱ可互推,即满足其一可证明为三角形)
②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或其延长线)分别相交于一点(分别为内心、重心、垂心)。
③三角形面积公式S?ABC=12ab
(2)直角三角形
①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等腰三角形
①顶角的角平分线与底边的中线、高重合。
2.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 面积S= b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装饰色彩的魅力小学六年级美术PPT课件.pptx VIP
- 婴幼儿学习与发展 课件 第五章 婴幼儿动作学习与发展.pptx
- 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2-Lesson-2-Was-he-happy课件2-鲁科版.ppt VIP
-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课件(共27张PPT)(内嵌音频+视频).pptx VIP
- 第34章 生物与环境.ppt VIP
-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docx VIP
- SY/T 6597-2018 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规范(标准规范).doc VIP
- 烹饪工艺美术 烹饪图案的类别和基本形式 烹饪图案的类别和基本形式.ppt VIP
- 2025年度济南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答案.doc VIP
- 2024年陕西省西安工大附中丘成桐少年班初试数学试卷.pdf VIP
文档评论(0)